Saturday, April 26, 2008

(46) ICAP 的成绩单

就像我之前提过,ICAP 是一只 Close End Fund, 他是基金,不是股票。所以,要衡量 ICAP 的成绩,不能用其股价,也不能看其季度的盈利表现。真正要考量的是 ICAP 每个季度的 NAV – 基金净资产。

ICAP 最新公布的 2008 前三季的业绩如下 :



NAV 在 2008 年的前三季成长了 24%!

如果仔细比较,其实它真正的成长不止如此。因为,在 NAV 成长 24% 的情况下,ICAP 的户口还保有很大笔的现金,将近 RM66 mil.

ICAP 于 19/10/05 成立于 KLSE。初始的基金总额为 RM140 mil. 分为 140万股,每股 RM1.00, 也就是初始的 NAV 为 RM1.00.

载至 29/2/08,其 NAV 已经成长为 RM2.04。不到三年的时间,已经翻了一倍。简单算来,就是 26% 的年复利。

如果真正考量 ICAP 所动用的股东基金,也就是 RM140mil – RM66mil = RM74mil, 来创造出总额为 (RM2.04 x 140mil) – RM140mil = RM145.6mil 的盈利,ICAP真正的回酬应该高达

RM145.6mil / RM74mil x 100% = 196%!!

也就是年复利高达 30% 左右。

这样的比较是合理的。因为大多数的基金都会把 70%-90% 的现金用于投资。而 ICAP 仅用了 53% 的基金资金来创造 196% 的回酬!

所以,在任何熊市时,或买入时机出现时,ICAP 的保留资金就能大量收购。

当然,其股价从 RM2.85 的高峰回落对投资者是有点打击。可是,如果真正看清楚,那是因为其股价在超越 NAV 整整 30% 的情况下回调。并不是 ICAP 所能控制的。

(45) 出席一场火药味的 Maybulk AGM

23/4/08 是我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是我有生以来,以幕后老板的身份出席一间资产数以亿计的上市公司。也让我见证了何谓 “股东大过天”。

先谈谈 Maybulk 从 28/11/03 上市至今的总成绩单 :

1. IPO 价 :RM 1.19
2. Total Dividend Distributed (Tax Exempt) : RM 1.13
3. Bonus Issue : 4 : 1 (125% of initial share holding)

这代表什么?

代表着,如果以 28/11/07 的闭市价 RM4.56, 一名股东如果从 IPO 握着 Maybulk 至今,其 RM1.19 的投资,以 28/11/07 的价钱,就会得到总额为 (RM4.54 x 125%) + RM 1.13 = RM6.81. 也就是

RM6.81 / RM1.19 x 100% = 572%

满意吗?

四年时间,你的初始投资已经成长了接近六倍。以复利计算,每年的复利高达 54%!

不信,算算看:

28/11/03 – RM1.19
28/11/04 – RM1.83 (RM1.19 x 1.54)
28/11/05 – RM2.82 (RM1.83 x 1.54)
28/11/06 – RM4.35 (RM2.82 x 1.54)
28/11/07 – RM6.69 (RM4.35 x 1.54)

还有,这期间,你更本没有付出任何一点力。只是把多余的钱交给它去帮你赚更多而已。所以,股票投资贵精不贵多。风险源自于你对投资项目的了解。分散投资是帮你分散风险,没错。问题是,集中投资于好股,你的风险其实更低,潜在的回酬更高。

如果单一股票就能令你轻松致富,你又何必到处去寻找,到处打听消息,累个半死不活,还得天天提心吊胆呢?

Maybulk 股东的出席率,远不及 Public Bank 的 3600人。出席者只有区区的两三百人。一间这么赚钱的公司,即将在股东大会寻求通过派高息,却没能吸引广大投资者的参与。为何?

最大的原因,也是整个过程中最吵闹不休的原因就是 :没有午餐和手信给出席的股东!

哈哈。。。

这是从一开始就被一小部分的股东问到最后,也要求到最后的问题。这些股东,都以大众银行,Sime Darby 等等来责问主席。

“公司的钱是我们的,不是你们董事局的。为什么要身为公司的老板的我们饿着肚子来出席关于我们公司的会议?”

“别的公司甚至有给首一千名出席的股东特别礼物,为什么 Maybulk 不能?”

“这是我们的钱,不是你们董事局的钱。我们才是你们的老板,你只是被我们附议的董事。你身为主席,没有权利要我停止发问。你应该尊从我们的要求。如果一个小小的午餐你们都搞不定,我们如何把一间数亿的公司交给你们打理?“

那个主席简直被这一班股东气得哭笑不得。

这一连串的问题,其实主席在还没发脾气时,已经解释:

“我们是从过去的经验体会到不给与午餐会使会议更顺利的举行。会议过后,我们董事局的每一个人也是回去自己的岗位工作,并没有在这里用餐报公数。我们决定给以股东更高的股息来回馈你们,不是比这小小的一餐更实际?你们也可以决定用得到的股息去吃大餐,吃你们所好,不是更好吗?“


这小股东又再发飚 :

“主席,你是 Singaporean, 你不明白我们的 culture. 你要管理大马的公司,就要尊重我们的文化。“

主席被他气道 :

“Mr. xxx please shut-up, you are out of our topic, we need to continue our meeting.”

哗。。。

这句一出,马上迎来很多的反对声。坦白讲,虽然他是主席,但也不可以讲这样的话,更不可以在股东大会上阻止股东发言。

好了,暂时到这。

当他这样回答时,第一个反应在我脑中的是,我是不是应该卖掉我的持股。因为,我肯定不能接受这样的主席,太过目中无人,太过不尊重股东了。(注:这个主席也是新加坡其中一间数一数二的船运公司的主席。)

随后,午餐的事情告一段落。会议继续。

在这卧虎藏龙的大会上,我才知道原来出席的 小股东都 “很有料”。而我,一眼望去,应该是其中年纪最小的。他们各有各问,关于账目,关于法律等等。简直令我大开眼界。

不过,整个会议进行将近尾声时,我才发觉,原来这个主席虽然某些成度上语气很傲慢,可是那多数发生在,当股东提问一些不相关的课题时,他给与劝告,尝试将其带回会议课题而不得要领时,才会发生的。

只要股东的提问是直接针对公司的任何课题,他都很有耐心的给与很合适的回答。因此,到最后,我还是对他改观。反而我觉得他是一个领导的人才,敢怒敢言,有冲劲,够果断。只是,能够改一改更好。

有些股东的提议,要求要把账目更透明化,来保障股东利益,他都同意也欣然接受会尝试改革。

整个会议,有一点是我最深刻的。我觉得对学习投资的朋友是一个很好的重点。

有个股东提问主席,Maybulk 赚这么多钱,为什么不要像其他公司一样,派多点红股,才会令公司和股东得益更多?

主席回答:

“We just give bonus issue last year. Of course we still able to give bonus issue this year based on our strong earning. But once we declare bonus issue, there will be no such high dividend to you. This is the fact. That’s why we feel that instead of bonus issue, we give more dividends which we think is a better option to reward shareholder.”

哈哈,投资的朋友,这里我不分析主席的答案。就当作是一个测验,看看自己了解有多少。或许你会说主席是错的呢?

对我而言,我觉得更好的方法应该是,调整派息率于红股计划。也就是,短期派息降低,长期提高红股派发。这样应该更容易提高公司与股东的价值。为什么呢?想想吧!

这个周末,我将写封信给主席关于我对这一届股东大会的感想和建议股息配合红股的计划。希望会得到正面的回答。

Wednesday, April 23, 2008

(44) Zhulian 什么都好,就是。。。

Zhulian, 这一支被冷眼点名的股票,什么都好,就是有两点我觉得不好。我曾经拥有过它,过后还是卖了。
它是一头现金牛。没有负债,高利润率,现金流超强,派息率简直冠马股,超过 10%。 如果你害怕股市,不会选股,又不想把钱放银行,它应该会是你最佳的选择。
可是,我不喜欢它两点。
1。看不出它的未来成长动力。
2。高董事费。这是我最讨厌的。尤其是,如果你注意看它的年报,上市后的董事费比上市前高出一倍!这不是摆明向股东要钱吗??
比比我属意的公司吧:
这样清楚的比较,应该不难解答为何我特别钟爱 Maybulk 了吧。



(43) 分享集: 此时不买何时买?- 冷眼

大马股市的综合指数,由最高的逾1400点,跌到目前的1267.65点(上周五闭市水平),还会再跌吗?
如果你检视英文星报股票版的话,你会发现,在过去52个星期中,许多股票,尤其是二、三线股,跌幅高达50%。几乎打回原形(此轮牛市前的价格)。
许多人开始问:可以买进了吗? 我的答案是:是的,可以买进了! 任何的理论,如果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分享集”的目的,不单止是分享我四十年研究的理论心得,更重要的,是分享在股市实战的经验。
诸位如果在阅读我的文章之后,不进入股市,不敢买进的话,你是在浪费时间。 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因为时间就是金钱。 而金钱是最宝贵的资源,浪费不得。
现在,是我们把理论化为行动的时候了。 在这一轮牛市开始之前,综合指数曾在800至900点之间,最少徘徊了两、三年,但许多人不敢买进,错过了低价买进好股的机会。 他们眼巴巴的看着股市窜升至逾1400点,许多人感到痛心。 如果你是其中之一的话,那么,现在是一个弥补的机会。
四十年的投资经验告诉我:要准确地预测股市何时跌到底,是不可能的。 因为股市是不可预测的。 最有成就的投资家,没有一个是靠预测“时机”(Timing)而成功的。 我认为“可以买进了”,并非我有预测股市动向的能力。 我没有这种“先知”的能力,我也不认为有谁有这种能力。
即使是最成功的投资家和经济学家,也没有这种能力,何况是平凡的我们。 我认为可以买进的理由是: 许多股票已很便宜了,值得买进作为长期投资了。
我强调“长期”,是因为经验告诉我:股票投资不能靠“短期”赚钱。 买进价值被低估,前景不错的股票,长期持有,是最稳当的赚钱途径。 赚大钱需长期投资 诸位不可立志赚快钱,却不可不立志赚大钱。 赚大钱非长期投资不可。 股票惟有价值被低估时才可以买进。 现在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比比皆是。
随手举一个例子:以本月初4.50令吉的价格买进贸易风(TWS,4421,主板消费股),等于你免费得到一间糖厂。 这话怎么说? 原来贸易风拥有贸易风种植(TWS Plnt,6327,主板种植股)的74%股权,以本月初贸易风种植3.50令吉的股价计算,单这74%股权价值超过13亿令吉。 贸易风在沙阿南拥有一间大糖厂,价值数亿令吉。 假设你以月初每股RM4.50,买完贸易风全部2亿9千600万股的股票,总投资额为13亿令吉。然后以每股RM3.50卖掉所持有的74%贸易风种植股票的话,刚好收回13亿令吉,你是不是免费得到一间价值数亿令吉的大糖厂? 价值是不是被低估? 不单是贸易风,还有许多股票的价值也被低估了。
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只要以常识去判断,就可以沙里淘金,找到价值被低估,而前景展望不错的股票。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速远机构(Zhulian,5131,主板消费股)去年每股净赚18仙,派息15.5仙,以月初1.03令吉的股价,本益比为5.7倍,周息率高达15%,是不是值得考虑?
许多人不敢买进,因为他们把股价孤立起来看,只看到股市和股价的波动,忘记了股票背后所代表的资产,所以,在股价下跌时,不敢买进。 实际上,在股票投资中,股市下跌才是机会,因为你才可以低价买到好股。 养成反向思维习惯 养成反向思维的习惯,在所有人不敢买进的时候,当所有在报章上出现的,都是坏消息的时候,就是买进的良机。
无可否认的,美国经济已进入衰退期。次贷危机还未到尾声。股市中人心惶惶,这是个危机,而机会往往就藏在危机中。 我不知道股市明天会怎样,我没有这种本领,我也不靠这种本领赚钱。 我的经验是:只要股票价值被低估,而所买股票的公司,前景展望良好。就应该买进。 买进后贴身跟踪有关公司的业务进展,只要公司盈利继续上升,就不理会股价的波动,就不卖,可以赚钱。
现在是择肥而噬的时候了。 不要忘记,股市通常是跑在经济前头六个月的。此时不买何时买?

(42) 贪字得个贫

今天收到一个 SMS。关于一间 MLM 怀疑是诈骗的个案。这个案件, 我心中有无比的无奈。因为,几个月前曾经有个认识很久的朋友介绍给我。同样的,这令我想起我以前被人骗的经历。真的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我的个案 (1) :
5 年前,我刚踏足社会。领取的工钱不多,每个月底多数是 “月光族”。那时,一心想要赚更多的钱,唯有看看是否能找到 Part Time. 就看到一些广告,招聘 Work From Home.
于是,就去看看。原来,这是借投资期货来骗投资者的假注册公司。当时,我刚好有个从 Australia 回马的朋友。她也听过这种公司。于是,她问我要不要一起合资投资看看。(最少投资额 20K)
那时的我,幸好刚出来工作,哪有这么多钱。于是就不了了之。同样,那间公司答应聘请我做 Part Time 时,也怂恿我投资。坦白讲,那时如果我有钱,一定中招。
过后两个月,那间公司都没有给我任何工作。就只会要我投资。再过几个月,报纸新闻出来了,原来是间诈骗集团,很多无知投资者如我,都被骗了数以百万计的总和。
我的个案 (2):
我本身是比较激进而又敢冒险的人,尤其是当你心中一直期望快速致富时,往往就会犯下很严重的错误。我相信很多人都一样。
工作了2年,开始有点 saving 了。虽然那时已经开始买股票,不过也不多。因为多数为投机,还没开始学会如何分析公司。所以,钱还是寄在银行。
这个时候,有个中学同学来找我。因为以前时常一起玩,所以也对他信任。他说,政府将成立一个公共安全部队,需要大批人手。如果被选为有阶级的官员,每个月将领取 RM1,200 的津贴。而工作只是有时在公共假期或特别日子,协助维持公共持续,就像 RELA 一样。
这个部队的 “大头”,现在 “Offer” 以 RM6,000 换取一个有津贴的阶级。还给我看一些政府部门的 Approval Letter, 以证明这个部队即将成立。
不过,由于这是贪污,所以那 RM6,000 必须付现款,而且不能给任何收据。
我就中招了。钱给了过后的 3 天,报纸报道警方破了一个售卖假军阶集团。。。
我的个案 (3):
过后,开始学乖了一点。
2006 年,有个下午和一个同事吃饭。忽然问我,知不知道有个 Swiss Fund 的投资计划,据说投资回酬非常高。(她问我,因为她知道我有投资基础)
我看了 Swiss Fund 的 website, 我告诉她,赶快叫你所知道的任何人,有投资在这个基金的,马上退股。她很惊讶,她说她的朋友已经开始收到 Swiss Fund 寄来的支票,还打算加额。
我告诉她关于我遇过那期货的例子 (1)。还有,我向她分析 Swiss Fund 里头的回酬根本不实际。从它的报告分析出来,这个基金等于每三个月成长一倍。
同样的课题,在短短几天之内,有 5,6个朋友问我。我只告诉他们,我非常不鼓励,但是我没有证据。我不能阻止你参与,因为如果它真的能够给这么高的回酬,我就变成是你的千古罪人。如果是假的,你最多只向我说 :Aligator.
几个月后,新闻出来了。果然是一个和本地 Dato 级人物挂钩的诈骗集团。
最新个案:
最新个案就是今天刚刚收到消息的 MLM。
其实,当这个朋友很兴奋的想和我分享这个机会时,我就隐约感觉到有问题。因为他告诉我的潜在回酬非常高,还有 Money Back Guarantee. 不过,我还是给机会他讲解关于这个机会。
很显然的,从我对他的提问中,他更本就是像以前的我,粗心大意的受骗了。当他向我解释时,他已经投资了。而且,他很肯定的告诉我,他真的收到公司寄来的支票。
其实,回想起来,我还是觉得我很庆幸。虽然被骗一次,不过,至少我内心渴望的致富动力,促使我不断的追求投资学习。也因此学会了分析财报,分析行业,分析基本面。
这些知识,让我怀疑这个 MLM 计划。在整个分享讨论后,我苦口婆心的告诉这个朋友:
不要再把这个你觉得是机会的计划向别人分享。(因为,其中一个赚钱的途径是通过介绍更多的下线。)
很简单的投资理念,如果一间公司要支付股东盈利,它必须要有实际的生意,赚了钱再以比例支付股东股息。实际上,这间公司根本没有实际的生意,它怎么可能赚钱来支付投资者,也就是参与的人,就像你。
你现在所收到的支票,很可能是你下线的下线的下下线,当他们也拿钱出来给这间公司时的一部分。透过这样的方法,这件公司就能利用你们去吸引更多的无辜者。一直重复,直到被发觉。
如果你觉得我的分析有道理,你可以去报案,政府会介入调查。如果这间公司是真的,正当的,你再去发展你的下线也不迟,千万不要因为你的好意,害了无辜者。
最后一点,从投资的角度,我非常非常地排弃那些取名很高调的公司。这间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我不晓得他最后的决定。希望他好运。
不要追求不切实际的回酬。那会令你受伤更大。

(41) 中型好股的佼佼者 - QL

只要公司的基本面强劲,盈利得以持续,不论股市如何激烈波动,他都最终得以安然度过,再向新高迈进。QL 是我长期观望了几年,都等不到机会买进的。。。

(40) 快狠准,不如慢、稳、忍

看了冷眼的这则分享,心中感触良多。就借由此文来分享我的经验。
股票投资要成功,“快”不如“慢”,“狠”不如“稳”,“准”不如“忍”。
与其快狠准,不如慢、稳、忍。 仓卒行事,考虑欠周全,往往只见其好,不见其坏,以不客观的态度,加上不完整的资料,如此作出的判断,错误百出,不足为奇。
这是非常正确的。在我还是刚开始接触股市时,多数都是听各方的消息。很多时候,看了别人的介绍,有加上有分析员的 Buy Call, Target Price 等等,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买进。结果,很多时候都是 “买高卖底”。如果大家放松心情,以从容的态度去投资股票,则头脑更清醒,考虑更周全,错误的可能性必然大减。 头脑清醒看得更清楚美国最成功投资家之一的邓普顿爵士(Sir John Templeton)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每次在作出重大投资之前,都先祈祷,因为祈祷使他头脑清醒,看得更清楚。 在你最冲动的时候,稍为停一停,放慢一步,可以使你恢复理智,减少错误。“忙”中有错,“慢”中少错。 许多人恐怕动作慢,会失去投资机会。实际上刚好相反,因为股市跌到谷底时,一定会在低价区徘徊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你有足够的时间,择肥而噬,根本不必担心买不到。
曾经,我看了别人介绍的 OSKVI,稍微看了他的财报,就一直在 RM2.60-2.90 之间买进。根据当时的研究,OSKVI 的应有价值,不包括手上的大笔现金,就已经价值超过 RM3.50。这也是我第一支介绍给一个相信我的朋友的股票。可是,却没看见 OSKVI 的最有价值持股 – Green Packet 的股价已经高达 45 倍的 PE。 当时的 Green Packet 简直就是 Mesdaq 的股王。上市短短一年半,股价暴涨了 8 倍。因为当时的它,盈利表现非常强劲,超过一倍。可是,最终还是印证了股神的见解,科技股看不出它的长期竞争优势。最终,随着 GP 的盈利下滑和股价暴跌,OSKVI 也跌至谷底的 RM1.25, 至今也只能够徘徊在 RM1.50。还好我在 RM2.40 时觉得有点不对劲,就忍痛卖清持股。加上所得的股息,还不至于一败涂地。我有劝我朋友斩掉它,可是他不愿意亏本卖,而且又觉得 OSKVI 的股息很高,到目前还是握着。坦白讲,我不知道 OSKVI 几时可以回弹。不过,我卖了 OSKVI 后的那笔钱,用来买入 PPB,已经为我全数赚回亏损,还有盈余。就是因为这个错误,我不敢介绍任何股票。但我可以分享我的见解,买卖自负。所以,千万别凭别人的介绍就买进,更不可以和股票谈感情。
在这一轮牛市出现之前,大马股市曾在800、900点徘徊了两、三年,本益比低至四、五倍的股票,俯拾即是,只是大家都不愿意买,只等到综合指数涨至1200多点才入场,这是一个低价不买,高价抢购的典型例子。
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多时候都是被分析员给害死的。如果你认真的看分析员的报告,很多时候他们的分析报告都很一致,那就是:涨时喊涨,跌时喊跌。所以,当成交量很低时,也就是熊市时,分析员往往都说:没有什么利好的消息,所以短期内还是保持观望。大多数的散户都有群羊心理,所以才会造成 “高买底卖”。故“慢”绝对不是一个股票投资失败的原因。 “稳”是稳扎稳打,一步一脚印。譬如打仗,看清楚局势才进军,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看清楚以后才买进,可以减少亏蚀。 股神巴菲特的第一个投资原则是“不亏钱”,第二个原则是不要忘记第一个原则。 股票投资,首先要学习的,不是如何赚钱,而是如何避免亏蚀。 保持实力,是打胜仗的一个重要条件,不亏蚀是赚钱的第一法则。 请注意,“蚀”字是被“虫”侵“食”掉,“蚀本”就是浪费资本,最后化为乌有。 洗碗盆要注满水,首先要塞住出水洞,然后才开水喉。如果不塞住出口洞,则水喉即使开到最大,始终无法注满水盆。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要赚钱,首先要学不亏钱。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防亏的先决条件。 轻率行事,鲁莽冒进,轻则招损,重则至亡。智者不为也。
这典型的例子就是最难忘的 Megan 一役。当时的 Megan 是一位网上前辈所介绍的。当然,他自然有他自己买入的理由。可惜,真正的祸根就是做假账。不过,虽然亏损于 Megan, 却领悟了 “稳”的要诀。至此,我的投资就慢慢的偏向于寻找现金流强劲,低负债的公司。这类型的公司,稳扎稳打,投资者就是可以高枕无忧。我忍不住还是要称赞我姐夫。据我所知,他的初始投资理念是被我影响的,可是他却真的比我要早一年办到 “手中有股票,心中无股价” 的境界。也在 Megan 这一战,他领悟到 “稳”的意义比我更透彻。所以,虽然他和我同时间开始投资,可是 Megan 却是唯一一支令他亏损的股票。而我,却栽在 Megan, OSKVI, Melewar 等等后,才真正醒觉。我最佩服的就是他买 Dutch Lady 的典型例子。ICAP 也是他后来介绍给我的另一颗珍珠。“忍”者,心上插着一把刀。若无非凡之定力,难以承受。 股票投资,“忍”功不够,鲜有能成大器者。 耐心乃成功之母 买进之前,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在低价区买进。 卖出之前,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在高价区脱手。 买进之后,能忍有耐心,才能长期持有获大利。 若不能忍,稍有盈利就迫不及待地抛出,所得有限。如何能“富”? 公司要时间去发展,业务要时间去推行,油棕要时间来成长,计划要时间来完成,故“耐心”乃成功之母。
这一个 “忍”,真的真的是至理名言。想要投资成功的朋友,一定要牢牢记住,再加以运用。我在明白了如何 “小刀锯大树”,投资于凭单的道理后,做了三次非常非常严重的错误。而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不能 “忍”,或者正确一点的说法,我初始的投资态度是严重缺乏 “耐心” 的。
第一支凭单,就是 YTLPower-WA. 在2006 初,当 YTLPOWER 发了红股之后,母股价在 RM1.80。当时的凭单价是 RM0.38,转换价是 RM1.43。我非常喜欢 YTLPOWER 的生意模式,因为它是本地的独立电力发展商,根据与 TNB 的合约,TNB 必须买下所有 YTLPOWER 所生产的电力。另外,它在印尼的电力发展和英国的水供投资都分别有 30年和 200年的合约。所以,它的盈利是很稳定的。每年的盈利平均有 12-15% 的成长。当时,市场是于处低迷的。所以,它的 PE 只是在 9 倍。我算出,如果它来到至少应有的 12倍 PE,母股价就是 RM2.40。如果母股来到 RM2.40,凭单的应有价格就是 RM2.40-RM1.43 = RM0.97。从 RM0.38 上到 RM0.97 是 2.55 倍的回酬。另外一点可以很放心买的是,YTLPOWER 长期从公开市场回购自己的股票,所以无形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股价支撑点。也就形成了 YTLPOWER 长期上涨的趋势。当时我才开始研究,对自己也没多大的信心。所以一直看着它往上爬到 RM0.76 才买进。可是,在 RM0.88 时就因为 TNB 要求检讨 IPP 的合约而把它卖掉了。今天,它已经超过 RM1.00 了,而且在 YTLPOWER 的股票回购和回退给股东的政策下,凭单的转换价更是拉底至 RM1.37 左右。
第二支凭单,就是 Mahsing-WA。 第三支,也就是最暗槌的 MAXIS-CA。 我买在接近最低的 RM0.80,竟然因为不能 “忍”,而白白的看着股价因为大股东的私有化从低谷冲上云霄 – RM3.50。
当然,经验是宝贵的。就是这几次的经验,让我发挥在 Maybulk 的身上。只要它的业绩保持,我现在单单领取它的股息,每年都有12+% 的回酬了。再加上股价的盈利,根本就是高枕无忧了。拿了股息再投资,成本自然降低,持股率就越高。也就是让 “钱赚钱” 发挥最高效应。
能忍、能耐,谓之“忍耐”。 不能忍,好比果子未熟就采摘,青涩难咽。 甜美的果实,惟有忍者才能尝到。 故“忍”有百益而无一害,。 “慢、稳、忍”看似笨拙,实是高明。 故快不如慢,狠不如稳,准不如忍。“慢、稳、忍”看似笨拙,实属高明。

(39) Maybulk (4) - 屡行股东的责任

Maybulk 终于公布了终期股息 30仙的日期 - 24/4/08。 这提议若是在 23/4/08 的股东大会上同过,将于 24/4/08 除权。这么丰厚的股息,肯定会获得一致的通过。
如果 23/4/08 我时间上许可,肯定出席它的股东大会,尝试履行一下身为小股东的权利。当然,最重要得就是去体验一下身为股东的感觉。看看和感受唯一一天股东大过天的乐趣。
还有,最希望 Maybulk 能在 30-40 年后,成为第二个大众银行!

(38) UMCCA 的成绩单

终于出炉了。
第三季度的成绩单,大致上来讲,还是不错。EPS 从 Q2 的 20.70 上扬到最新 Q3 的 23.83,提升了 15%。 也因此激励了股价往上攀。
不过,如果仔细比较,Q3 的营业额实际上却下降了 22%。
奇怪,棕油价明明高企,应该表现更好,为什么却反向呢?在季度报表里,UMCCA并没有详细解释,所以也无从考察。
如果只是计算UMCCA 的棕油生意,虽然他的营业额下降 22%,但 Gross Profit 却只下降 2% 而已。这要归功于它的优秀管理层把 Cost of sales 降低了 17%。我只能估计,UMCCA 的营业额可能是被 CPO 的收成量所影响。
既然营业额,盈利都下降,为何净利反而更高?
这就归功于管理层的额外投资收入,以及即将卖给 OCBC 的 Pacific Mas 的盈利贡献。
在 UMCCA 的报告中,Pacific Mas 已经于 24/3/08 成交给 OCBC。这笔交易将为 UMCCA带来高达 RM153 mil, 或相等于每股盈利 RM1.14。OCBC 将会在 21 天后付款给 UMCCA,也就是于四月中。依此推算,UMCCA 的第四季度财报将纳入这笔盈利。到时的 EPS将是破天荒的。所以,我预计 UMCCA 的末季股息将会非常吸引,除非管理层保留盈利用作其它投资。
灿烂过后,别忘了来年的盈利。Pacific Mas 每年大约贡献 RM10mil 的净利给 UMCCA。 随着棕油价逐渐平稳,可能往下探,所以,UMCCA 的 CPO 产量保持,无可避免的,净利将会下滑。

(37) ICAP 的 PE 好高?

还是让我在此谈谈 ICAP 比较 “一劳永逸”。
ICAP (资本投资),不是一般的股票,它只是一只封闭式基金。
所以,它没有实际的业务。就像其他的信托基金,它只利用投资者的钱进行股票投资。不同的是,ICAP 是 Close End Fund, 而大部分的信托基金是 Open Ended Fund. 如果想了解这两种 Fund 的分别,可以游览 www.icapital.biz.
基金的收益来自 :
股票投资买卖的差价
股息的收入
多余现款的银行利息
其中,股票投资买卖的差价是贡献最高盈利的。但是,股票买卖,只要你一天还握着它,不论它的股价涨或跌,对投资者都不算是实际回酬。
所以,投资基金时,你的买卖都是根据 NAV – 也就是基金当天的净资产。
如果想投资 ICAP,看 PE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真正价值型的投资经理如股神,分分钟将长期持有同一间公司的股票,直到他们认为股价估值过高,或基本面改变,才会将之卖掉。
ICAP 的投资经理是陈鼎武。他是非常推行价值投资理念的经理,也被业界称为 “大马的巴菲特”。因为他所经营的其它 Fund, 都有非常出色的成绩,平均十多年的复利超过 20%。 我不知道他是否能像股神创造出 40年的复利 24%。 我只相信这是一个好机会。
这就是为何我宁愿鼓励朋友用现金买 ICAP,都不想赚那大众信托基金的 commission.
所以,想投资 ICAP,应该要注意的是他的 NAV, 不是 PE。
ICAP是上市的 Close End Fund. 所以,他的股价就会像其它股票一样,由市场来决定。因此,表面上风险就比一般的信托基金高。
第二,ICAP的投资理念是属于比较集中投资型。它的 Portfolio 不会超过 15只股票。相反的,一般的信托基金因为某些限制和为了要达到分散投资的目标,都握有几十,甚至过百只的股票。表面上看来,ICAP 似乎又好像比较高风险。
第三,买卖 ICAP只需要给不超过 2% 的手续费,而买卖基金则要 4-6%。
看起来,既然同样是 Fund, 而表面上 ICAP的风险又比较高,唯一可取得是它的手续费比较便宜,为何还这么支持 ICAP?
股神说过,投资的风险源自于你对投资项目的了解。风险的存在,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在买什么。如果你对你所投资的项目了如指掌,即使只投资于一档股票,你也能处之泰然,获益良多。
ICAP 表面上风险高,并不代表实际上也是如此。如果真的对它有兴趣的话,我建议:
游览它的网站,张大,大,大,眼睛看清处每一项,尤其是陈鼎武上各大新闻站的访问。
认真看完他的年报,详细读完陈鼎武的 Report. 看看你是否认同他的投资理念,因为 “道不同,不相为谋”。
再看多,多看,多多看多,几遍它的年报,用来比较你觉得其它最出色的信托基金。
再找回 ICAP 上市至今的历史股价,比较股价 vs NAV 的变化,和比较你所选的信托基金的变化。
如果,你真的很认真,很仔细的完成以上几点,你就应该可以自我分析出,ICAP 是不是高风险了。
朋友,投资不能好高骛远,或追求不实际的回报。ICAP 如果能每年给你 20% 的回酬,你只要固定的,有纪律的进行投资,你的晚年无忧矣。
讲清楚一点,你只负责把多余的钱交给陈鼎武,每季稍微关心一下,其余的关于投资决策,股票分析,买卖时机等等,他都帮你搞定了。
20% apa lu mahu lagi….???

(36) 高薪也烦?

有个朋友找我帮他买 Public Mutual. 他年纪轻轻,可是已经领取非常高的入息,每年的所得税已经达最高的28%,比上市公司的税务率还高。
他相信我,因为在三年前,我向他解释复利的奥妙,但那时他不听,反过来他鼓励我注重工作上“复利”的威力。当然,我同意他的看法,但我还是坚持两者同时进行。
今年,当他知道我买第二间屋子时,他傻了眼。(我不是借此炫耀,因为我还是欠着银行20多万的房贷,又不是现金买下的。)他会有此反应,是因为他很不明白为什么以他高出我至少2倍以上入息,而且又工作多我五年,却连第一间价值24万的排屋还没供完。
终于,他开始向我公开他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等等。当然,我也向他坦白我的观点和财务管理方法。于是,他要我帮他买基金。
最后,我还是告诉他:“我这个基金代理员比较奇怪。以你每月的 Cash Flow, 我建议你用现金买 ICAP,用 EPF买 Public Mutual.”
可是,这种老板级的忙人,即使我已经帮了他开股票户口,到现在为止,已经提出了2次的 EPF,却连一粒 ICAP都还没买进。
今天和他闲聊。
忽然间想起了刚读过的 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 就想起刚好可以从她情况来比较是否达马的税务政策也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以你目前对你自己财务的分析,那一样开销最大,又无可避免?”
他:“当然是所得税啦!我一年的所得税超过3万叻!其实,我的薪水高,可是真正带回的相对很少。还好有EPF。”
接下来的内容就省略了。
朋友,假设一年 36千的所得税,平均一个月就 3千,这笔钱可以供一间 600千的屋子了!
看了他的回答,领悟了吗?当然,有薪水高肯定好。
问题是,如果你忘了 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 所教的:
“要累积财富, 就要使你已实现的 (可税的) 收入部分最小化, 而潜在的收入部分 (无现金流动伴随的财富与资本增值) 最大化
.”
到最后,你可能和他的情况一样。
问题是,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你失去了这样的高收入,你还能维持多久一样的生活水平呢?
原以为,这本书的概念可能不适合用于马来西亚,现在清楚了。。。

(35) 分享集: 生日礼物

大部份股票投资者,都有一种错误的想法:那就是在股市中不断地把股票买来卖出,赚取价差,是最好的赚钱法。
实际上,这样做,能赚大钱的人并不多。 虽然没有人做过研究,也无法以数字加以证实,但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通过这种投资方法发达的人,绝无仅有。 那些真正赚大钱的,几乎都不是活跃于股市的投资者。 他们几乎从来没有脱售过他们的股票。 不信的话,请你们看看马来西亚最富有的40个人中,有那一个是不断地将他们所持有的股票,买来卖去,而赚到他们今天的庞大财富? 长期持股累积财富 尽管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不同,做生意的手法也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靠长期持有公司的股票而累积了庞大的财富。 他们所持的股票,以复利的方式增长,经过了20、30、40年,增值数百倍。 他们的身家,就这样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把他们推上了大马富豪榜。 如果他们在股价上涨5倍、10倍以后就把股票卖掉,他们绝对无法挤身于富豪之林。 以云顶(Genting,3182,主板贸服股)为例。 假如你在1971年云顶上市时,以每股2令吉买进1千股,30多年来,不管股价起得多高,你都没有脱售,经过红股与股票拆细后,原来的1千股,现在变成了约35万股。以目前的股价,价值250万令吉左右。 云顶在1989年时将部份名胜世界(Resorts,4715,主板贸服股)的股票分发给股东,然后让名胜世界上市。 假如把云顶分发给股东的名胜世界股票,以及云顶和名胜世界历年所派发的股息计算在内的话,当初以2千令吉买进的1千股,现在估计价值500万令吉。 假如小股东也好像已故丹斯里林梧桐那样,把云顶股票锁在保险箱中,一股也不卖,30多年后的今天,那些买进几千股的小股东,个个都是千万富翁。 难怪一名老律师对我说:他在云顶上市时买进1万股,赚了10倍利润时就卖掉,当时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很聪明。 今天当他回顾自己的投资时,他才发现这是他一生中所作的最大错误决定,如果他收藏这批云顶至今,他的身家直逼5千万令吉,他可以提早10年退休。 一般人总认为,只在富人才有机会在股市赚大钱。 如果是这样的话,工薪阶级就没有机会升级为富人了。实际的情况是,大部份富人都不是来自富裕家庭。40个富豪榜中人,大部份年轻时都不富有。 是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像他们的际遇,成就他们这么庞大的事业。 我们其实也不必像他们那么富有,作为工薪阶级,在退休时手头有一、二百万令吉,晚年就可以过得很写意。 若善于投资,这是大部份中等收入的工薪阶级都可以做到的。 定期投资五星级股票 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定期定量投资于五星级股票。请你在开始工作那年起你在每年生日那天,为自己买进1千股五星级股票,年年如此,累积至退休时,极有可能已是百万富翁。 如果你在孩子出世时起,每年他生日那天,买进1千股五星级股票,你多数不必负担他的大学教育费。 请坚持以下几点: (1)只买五星级股票(请参阅12月3日“锁定五星级股票”)。 (2)只要公司盈利持续上升,就不卖。 (3)把股息重新投资在派息公司的股票,可以加速复利增长率。 (4)绝不投机。

(34) 新屋子的问题

有个朋友问我, 买新屋子是不是因为家庭成员多了? 可能是开玩笑的问着, 可是却引起我分享买屋子的动机.
我一向不主张不动产投资, 因为套现力差, 而且资金很容易被绑死. 所以, 我买现在的双层排物的目的, 肯定不是投资意愿. 当然, 也不可能 “一个人, 两个屁股”, 今天住 Serdang, 明天住 Puchong. 咦… 这样难道是 “破屋藏娇”?
我的目的肯定又是离不开财务计划. 以下几点, 是我个人的看法, 也就是促使我买新屋的动机.
观察了许久, 我觉得一般打工的平均收入增幅, 很少追的上通膨, 银行利息更加免谈. 通膨会使有价值的东西不断上涨. 在马来西亚, 有地房地产就是其中之一. 尤记得五年前刚出来做工, 这一带的房子大约 RM 200,000+. 现在, 同样大小的房子已经要价 RM 300,000. 如果每 5 年上涨 50% 或保守一点 30%, 那么就会演变成 :

为什么我先注重 20 年后? 因为我的孩子. 以上的演变屋价会发生吗? 我相信会发生的可能性很高.
2. 要分析以上的论点, 我觉得可以用国家的人均收入和成长率来衡量. 以下是大马的 GDP 资料:

我假设 2008 人均收入为 $13,000, 每年的 GDP 成长率为 5%. 那么, 在 2028 年的大马人均收入就会达到 $34,493.
或许单看这个数字, 你很难联想当时的屋价会是怎样的情形. 所以, 我就利用台湾来做比较. 我选台湾因为它的人口和我们相近.
看看台湾今年的人均收入:

在接近 $30,000 的人均收入, 台北的屋价已经超过台币一千万, 大约折合马币一百万.
所以, 当大马的人均收入达到预测的 $34,493, 这一百万的双成排屋就不出奇了. 这样的假设合理吗? 我不敢肯定, 但至少我觉得可能性很高.
3. 那么, 如果以上论点成立, 试想想在 20 年后, 当孩子长大时, 他们会面对多大的财务压力. 到时, 他们想买屋子都辛苦, 你身为父母, 在不愿看到子女像无壳窝牛时, 还不是要拿出棺材本来给头期? (你还希望养儿防老吗?) 五年前, 学士工程师 RM2,500. 五年后的现在, 好象没什么改变吧? 可怜吗? 当然, 我无法预测未来, 但至少我要尽量在我能力范围之内, 为未来打算. 为孩子也好, 为自己也罢. (孩子不孝, 卖了屋子, 自己逍遥去…)
4. 或许你会反对. 反对原因可能是, 如果人均收入提高, 人民的购买力应该也能负担屋价的上涨. 没错! 理论上是对的. 可是, 我觉得, 这个理论不能够 100% 用于大马的国情. 想想看, 大马的天然资源如此丰富, 又和天灾绝缘, 地理位置优异, 可是领导国家的… 哎.. 你知我知就好, 讲太多我会怕什么 “内 xx 令”. 所以, 我只能说, 大多数的财富最终还是掌握在小部分有准备的人手中. 也就是, 人均收入虽然成长, 事实上却是不均匀的成长. 当然, 我相信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的效果. 所以, 我们这些小猫唯有尽早做好准备.
5. 还有一点, 大马现阶段还是非常依赖外资的投资. 外资要投资时会考虑很多方面, 包括政治稳定, 手续, 地理等. 当然最重要还是劳工薪资和生产力. 就是因为这一方面的压力, 才会促使大马政府尽量保持低员工薪资条件来吸引外资. 明白了这样的情节, 你就应该明白为什么大马政府要津贴这, 津贴那, 来避免物价上涨得太快. 因为收入赶不上通膨呀!
6. 最后的理由, 当然是我老婆大人喜欢住排屋咯….

(33) Rimbunan Sawit

有个朋友问我关于 R. Sawit.
我研究了过后, 发现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比较. RS 是一间种植公司, 老板是大马最畅销的华文报纸老板.
首先, 我对这个老板有所保留. 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与这个分析无关. 不过, 肯定的, 既然幕后老板是一间企业的灵魂人物, 而我对他有所保留, 我就不可能投资在这间公司.
刚好我投资的 “联马” – UMCCA, 它的种植地和 RS 不相上下, 而我对 UMCCA 之前已经做好研究, 比较起来, 就简单快速很多. 而且, 利用两间相近的公司做比较, 我觉得会更容易看出一些端倪.
OK, 回归正题.
首先, RS 和 UMCCA 的财政年相差不远. 所以, 这样的比较是可取的. 毕竟, 他们的主要营业是棕油. 棕油价的波动就会影响盈利. 如果两者的财政年相近, 那么, 比较起来就很容易看出何者为优.
种植公司的盈利除了棕油价, 第二个因素就是 FFB 的生产量. 每公顷可以播种的油棕树数量是相去不远的. 接下来就要看种植公司如何提高每公顷的生产量了. 从马来西亚油棕协会的网页, 我们可以得知在马来西亚的平均产量为 19.22 MT/HA.
从 RS 和 UMCCA 的年报, 就可以很轻易的看出那一间公司在种植油棕更为出色.
1. RS 每公顷的产量才区区 14.85, 比起平均产量少 22%, 比起 UMCCA 更可怜.
2. 另外, 比较看两间公司的成熟棕油树. RS 比 UMCCA 还要高, 反而 FFB 产量却比 UMCCA 低的多. 谁优谁劣, 谁对种植经验较好, 一看就明.
第三, 既然两者生意模式相同, 理论上应该也要有相近的毛利率. 因为, 毛利率的算法是 :
Gross Profit = Revenue – Cost of sales
Gross Profit Margin = Gross Profit / Revenue x 100%
事实却非如此. UMCCA 再一次以 42% 毛利高于 RS 的 31%.
再看净盈利方面. RS 的营业额比 UMCCA 高, 但净盈利却相对的低. UMCCA 的净盈利比起 RS 高出 2.7 倍! 是不是很夸张呢??? 如果他们生意模式不同或难以理解, 或许我们还可以找出破绽. 可是, 它们的生意模式既是如此简单干脆, 而你既然有的选, 你会选那一个呢?
第四, 看看 RS 和 UMCCA 的董事费, RM2,371,000 vs RM 365,000. RS 的董事费比 UMCCA 高出 6.5 倍! 嘿, 你和我顶多只是小猫一只, 这笔费用我们没份拿, 但是我们却有份给的哩! 董事的薪金是由股东支付的, 股东就是你和我.
从这个比较, 你是否心里会骂 RS : &^%$#@!~*& ???
喂, 12% 的净盈利进去董事的口袋里了. 这批董事是谁呢? 看它的财报吧! 多数都是同姓的哩. 要特别注意一点, 这是处于油棕价在历史新高的董事费. 如果油棕价回调至 RM1,400 – RM 1,500 呢?
根据 RS 和 UMCCA 的财报比较, 我本身觉得 RS 唯一可取之处就是, 如果以现在的市价买下它, 你将得到地皮比 UMCCA 便宜很多.
RS 的股价是 RM 2.30. 总票数是 128,267. 它有大约 90 mil 的现金, 同时也有 88 mil 的负债. 所以, 只能说 RS 是没有债务的公司. 那么, 要买下这间公司的费用就是 RM2.30 x 128,267 = RM 295 mil. 以 295 mil 买进每年净利为 19 mil 的公司, 初始报酬率就是 6.44%. 如果以 295 mil 的收购价来算, RS 的每英亩油棕地价格为 RM9,000. 以现在的市价来算, 是便宜的.
同样的算法, 在扣除了UMCCA 的净现金情况下, 你将得到初始报酬率就是 5.52%. 每英亩油棕地价格为 RM28,000. 这是比较接近现在的市价.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鼓励的是, RS 的最新 08年 Q1 的财报蛮不错. 拜棕油价高企, 很明显看出它的 Gross Profit Margin 提升了很多 – 47%. 但, 还是低于 UMCCA 的 54%.
如果 RS 能够保持 Q1-08 的水准, 那么, 它的 PE 就会比 UMCCA 低.
所以, PE 低, 收购 RS 的地皮价也低. 算是不错的投资标.
可是, 我就是不喜欢它老板, 所以, 我只能和它说 BYE-BYE. 这不是情绪化, 而是我对它最大的保留原因是第四点的分析 – 董事费!
如果我参股, 我就是股东.
如果我是股东, 董事费就是由我来支付.
当然, 我就要选好的董事, 给予合理的费用, 来为我制造最大的盈利.
喂, 巴菲特一年才领取 10万美金, 却为股东制造数以亿计的庞大财富.
相同的, 马来西亚也有一间非常出名的华资企业, 它的大股东兼董事, 可以在公司连年亏损的情况下, 还每年领取超过一千万马币的董事费.
如果, 我是指如果…. 棕油价退回低于 RM1,000 的惨况, 你觉得张老板会自动在股东大会上提出 : “我自动减薪 50%!”.
还有一个关于 ROE. 有时, 拥有地皮的种植公司或产业公司, 有时你很难用 ROE 来衡量. 因为, 这些公司多数在很多年前就以低价格买入这些地皮, 然后一直长期持有. 随着通膨的效应, 这些地皮也在长期增值.
(看到了吗? 通膨 – 一个人人害怕的货币贬值罪魁祸首, 其实就是越早进行优质投资的好朋友, 不是敌人!)
UMCCA 才刚刚重估它的地皮. 所以, NTA 就会提高. NTA 提高, 就会影响 ROE 降低.
以现在的市价来算, 其实我对 RS 2007 年财报里, 为自己的土地估值有点纳闷. 仔细看看它第 66 页的土地, 全都重估于 31/8/07. 可是, 总面积 13,458 HA 的种植地才值 82,551. 也就是 RM 6,134 / HA.
怎么如此便宜?

(32) 大家一起富起来 - 出席大众银行股东大会有感 - 冷眼

看了冷眼这一篇特别的分享集, 我的确心中感触良多.
我只想在此向我老婆大人说:
"对不起, 我的短视令你无法出席一流的股东大会, 无法看见郑老板的英姿. 虽然你可能只是出席者, 三千多名的股东里最小股权的那一位, 毕竟也是股东一个. 最惨的是, 令你失去了 "通赢" 的机会."
为什么我爸爸在 40 年前或 98 经济风暴时不会买 PUBLIC BANK 的股票给我???
--------------------------------------------
大众银行的成功,是通过企业,使大家一起富起来的典型例子;大众银行所创造的,不只是双赢,而是所有的人都是赢家的“通赢”。一座偌大的礼堂,坐满了人,一眼望去,黑压压的尽是人头。迟到的人,没有座位,只好站在后面,形成一道“防线”。明亮舞台上,一字儿坐着十多个人。其中一个满头银发,红光满面的人物正对着麦克风,以宏亮的声音,分析事实。舞台两侧的大荧幕,清晰地放映出他严肃认真的神情。讲到精彩处,3千400人竟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以热烈的掌声,向他致敬。>>> 我真的很想亲眼目睹...郑鸿标深受股东崇拜我出席过不少股东大会,从来没见过这么受股东崇拜的董事主席。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还有比这更光荣的么?这份光荣,丹斯里郑鸿标受之无愧。因为他以40年的心血,打造大马最优秀的银行。他为股东,包括他本人,创造惊人的财富。在去年年杪时,大众银行拥有8万8千306名股东。其中8万6千444名,或98% 持有10万股以下,这些都是散户,相信大部分是普通市民。若以每个股东家庭拥有5人计算,因大众银行成功而受惠的人口,多达40多万人;而受惠最大的,是那些忠心耿耿的股东。根据该银行年报,一名股东,假如在1967年该银行上市时,以1千令吉买进该银行1千股的股票,无论股价起得多高,他都不受引诱脱售,在领取了一次又一次的红股,认购了一次又一次的附加股,40年后的今天,他一共拥有12万9千730股。以2008年2月26日股东大会举行这一天的闭市价11令吉50仙计算,总值149万1千895令吉。在40年中,他一共收到48万7千902令吉的股息。股票增值加股息,回酬高达200万令吉。40年前投资1令吉,现在变2千令吉。--几时我才有份 :-(
一名为股东带来如此惊人财富的企业家,受股东爱戴,不是挺自然的吗?大众银行创造“通赢”大众银行的成功,是通过企业,使大家一起富起来的典型例子;大众银行所创造的,不只是双赢,而是所有人都是赢家的“通赢”。受惠的首先是股东。郑鸿标本身直接及间接拥有大众银行24.11% 股权,共807,992,846股,以目前市价计划,总值近100亿令吉。所有股东的投资,都取得丰厚的回报。其次是该银行的职员。一名在股东大会中的高级人员告诉我:在职员认股计划下,每一个经理都是百万富翁。-- 为什么我没份 :-(那些认购后就不再脱售大众银行股票的经理,岂止是百万而已。另一方面,大众银行自2002年以来,缴交了24亿5千万令吉的税款,政府用这些税收,建设基本设施,受惠的人就难以计算了。大众银行的成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一千家上市公司的领导人,应从郑鸿标和大众银行的成功,领略到惟有创造“通赢”的企业家,才会受到股东与社会的尊敬。借上市地位以自肥的企业蛀虫,一定会被股东与社会唾弃。●广大的股票投资散户,应领悟以下各点:⑴股票投资是可以致富的。⑵企业只有不断成长,才能为投资者创造财富。⑶受惠最大的,是长期投资的股东。⑷只买领导人诚信可靠的公司的股票。⑸只有脚踏实地投资,才能致富。⑹绝不投机。

(31) 大马散装货运 (2)

Maybulk 今天刚公布了 Q4-07 的财报, 也就是全年的财报.
果然, 盈利比往年都来得好很多. 第四季度的盈利更是超乎我所预测, 来到 160M. 07 年, 全年的盈利也是达到另一个新高 – 578M, 比起 06 年高出 85%!

赚的钱去了哪里呢? 看看它银行户头吧…

我在第一篇已经提到, Maybulk 在 07 年的五月和九月, 总共已经派出高达 320M 的股息给股东. 不见了 320M, 它不止还能够快速赚回来, 更把银行存款再次提高. 现在的户口已经有 1,338M – 相等于每股 RM1.338 的现金! 那, 你还会怕它倒闭, 或不派更高股息吗?
慢着, 我曾经在 AIR ASIA 一贴中提到, 要详细分析公司现金的来源. 搞不好是像 AIR ASIA 一样, 从银行借回来的, 那就没什么好高兴的了. 所以, 还是看看 Maybulk 的贷款…

哈哈… 看清楚了吗? 总贷款额从 481M 下降至 413M哩! 奇怪, 既然 Maybulk 这么有钱, 为什么不还完给银行, 节省利息呢? 这个我们根本不用担心. 因为先借着钱, 急用时 (购买新船或投资) 就不必向股东伸手. 有研究 Maybulk 历年来的财报朋友, 就知道它那长期贷款的 343M 其实已经借着很多年了.
不放心? 再看看这笔贷款会对 Maybulk 造成何种程度的影响….

仔细看吧… Maybulk 的利息收入还高于利息支出 – 37M vs 22M.
(注: 这是从 Cash Flow Statement 里头的数据, 所以 Interest Income 才会变成负数, 而 Interest Expenses 为正数. 如果在 Income Statement, 两者就会是对调.)
那么, 赚了这么多钱, 该怎么处理呢? 当然还给股东 – 我啦! 哈哈…

年头已经派了 8仙, 现在再次建议派 30仙, Tax Exempted 的哩! 总共派息 38仙.
这 38仙代表什么呢? Maybulk 总共有 1,000M 股. 每股 38仙股息, 就是 (1,000M x RM 0.38 = RM 380M). 比起 06 年的 240M 还要高出很多很多. 就再次证明了郭伯伯的慷慨.
哈哈.. 我也不赖嘛. 在第一张贴中,我的预测是介于 RM0.322 – RM0.384. 果然猜中了. 不过, 有一点却猜不中. 那就是派息率.
06 年的派息率高达 77%. 那么, 07 年呢?
净利 – RM 578M
股息 – RM 380M
派息率 – RM 380M / RM 578M x 100% = 65.74%
OK 啦…. 也算接近嘛. 最重要就是郭伯伯会把保留盈余用来发展, 赚更多.
我在第一张贴已经提到, Maybulk 的另一个收入来源是卖船. 08 年呢?

嘿嘿, 已经有 USD 88M 进口袋咯…
USD 88M 就是 RM 290M. 07年 Maybulk 赚 RM 578M. 现在, 单单以上这笔已确定的交易就占了 07年的 50%.
那么, 08 年的财报还会难看吗? 倒不如等着受股息吧!
这笔最新的股息, 将是我另一个值得纪念的交易. 因为, 是我投资以来, 首次收到股息超过 “千” 的数额. 我还要在努力. 努力让我的股息收入达到 “十千” 的倍数, 再迈向 “百千” 的目标. 那时, 我就真的可以但靠收股息而轻松退休过活了…
最近的 BDI 指数从 5000+ 点回扬至 7000+ 点. 再加上这个财报的效应, Maybulk 的股价也从谷底回弹了.
我现在期待的就是 “石头朋友”, 郭伯伯的 “玻璃市” 和 “联马”. 这三只种植股肯定会交出大放异彩的成绩单. 拭目以待吧!

(30) 长期投资长几许? - 冷眼

我刚刚才谈了大众银行, 想不到冷眼也谈到它. 不知道再过几十年, 我会不会像他这样有钱, 悠然退休...
以下是他的最新分享集...
我一向主张长期投资。 无论是股票或房地产投资,都是如此。 由于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这个主张,于是,我常常被问及两个这样的问题。 ⑴只要长期投资,就一定能赚钱吗? ⑵你所指的“长期投资”到底是多长?有没有一个期限? 这两个问题,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是互为表里。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还得返璞归真,回到“股票是什么”这个基本的问题上。 购买股票,就是购买公司的股份,参股做生意,是不是只要长期收藏股份,就一定能赚钱?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生意有赚有亏。 如果你参股的公司,生意越做越大,赚钱一年比一年多,你每年所分得的红利(股息),越来越多,股份(股票)就越来越值钱。你收藏得越久,赚得就越多。 相反的,如果公司生意日走下坡,公司年年亏蚀,你的股份的价值越来越低,最后变成一张废纸。收藏亏蚀公司的股票,收得越久,亏得越多。 所以,长期投资能不能赚钱,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表现。 以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为例,大众银行在1967年4月6日上市,该年的股价最高做1.24令吉,最低0.84令吉。 假设你以每股1令吉买进1千股,投资额为1千令吉。买进以后,不管股价起落,就坚持不卖。 40年后的今天,在收取十二次红股和认购五次附加股之后,你手头一共拥有129,722股大众银行。 以今天(1月25日)11.20令吉的股价计算,价值145万令吉,总共增值1千450倍(每1令吉变1千450令吉)。历年所收到的丰厚股息尚不计算在内。 你现在退休了。大众银行最近的财务年每股派息75仙(包括3月10日派发的50仙在内)。你拥有的129,722股,将会得到9万7千292令吉的股息。 40年前投资1千令吉,现在每个月平均有8千107令吉的收入(未扣税),退休后生活无忧。 再举一个例子,星狮集团(F & N,3689,主板消费股)在2003年时的股价,在3令吉左右,徘徊了几个月。假如你以每股3令吉买进1千股,投资额为3千令吉。以现在8令吉的股价计算,你在股价上赚了5千令吉,或是167%. 在5年来,你一共收到1千419令吉的股息(已扣税),股息回酬为47%。股票增值加股息收入,共赚214%,或平均每年回酬为43%。星狮一向被认为是沉闷的股票,然而耐心的投资者却在沉闷中,取得比银行定期存款利息高十倍的回酬, 这两家上市公司,由于盈利年年增加,股东收藏股票越久,赚得越多。 但是,翻开马新股市40年的历史,你会发现,许多上市公司已从股市消失了。 因为这些公司连年亏蚀,最后股票变成一张废纸。购买这类公司的股票,持票越久,亏蚀越多,最后是一无所有。
所以,长期投资赚不赚钱,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表现。 我们有时会听到一些这样的论调:“只要长期收藏,不怕股价不起.” 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如果公司连年亏蚀,你无论收藏多久,也无法赚钱。 只有收藏有成长潜能的股票,才能赚钱。 以长期投资的态度买进,以短期操作的方式管理投资组合,才是明智之举。 长期投资,可赚可亏。长期投机,必亏无疑。

(29) 再谈现金流

最近过年的相聚, 从朋友间的谈话中, 我发现很多人对本身的现金流还是不清不楚, 更别说财务规划.
我曾经对比较熟的朋友, 甚至兄弟姐妹, 大费心思地讲解掌控现金流的重要性, 和尽早做财务规划, 让复利发挥最高效用. 可是, 往往事与愿违. 很多人都是知易行难. 不然, 就是只想知道有没有直通车, 省却一步一脚印的漫漫长路.
理财, 就得要有财可理先. 这就是掌控现金流的重要性. 现金流要属于正数, 用来投资的钱才不会瞻前顾后.
这是一般打工一族最基本的现金流況:

工作带来了收入. 收入扣除了平时的支出, 就是每个月的现金流情况. 这是在没有任何资产或负债的情况下, 最为简单的流表.
随着年龄的增长, 生活素质的提升, 环境的改变等原因, 最终掌控得当的就会将多余的钱用于投资, 购买资产, 让收入持续增长. 如下图:

相反地, 如果只一味着先享乐, 或觉得所存的小钱对理财效应不大, 倒不如花掉, 就会形成下图:

图表 2, 它将引领你多余的现金流, 通过钱赚钱, 创造更多的收入. 这就是所谓的 “Passive Income (PI)”. 当然, 在初始阶段, 这笔 PI 并不多, 可能微不足道. 这也可能就是另很多人无法持续, 而放弃的原因之一. 可是, 只要你有耐心, 坚持不懈, 它在后期发挥的效力是无法想象的 – 这就是复利的奥妙. 它可能替代你的工作收入, 成为你后期最大的收入来源. 这时, 你就不会再担心失去工作了.
图表 3, 它将引领你进入一个恶梦领域. 放纵的消费, 贷款和利息支出将让你透不过气来. 过惯了舒适的消费习惯, 你很难调整心态来适应节俭的生活. 这就是所谓的 “富有的穷人”. 一旦工作遭遇失败, 债务将要了你的命. 也因此, 你其实是长期替银行打工.
所以, 现金流的掌控, 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消费习惯和理财心态.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房屋贷款. 一栋房子, 如果不能为你带来任何收入, 就不能算是资产. 因为, 你还要为屋子保养, 地税, 水, 电等等, 全都是开销.
长期而言, 屋子可以保值或增值, 没错. 但, 如果那屋子你是买来自住, 请问它如何为你带来收入? 不能带来收入, 就不算是资产.
如果你当初买时是 200千, 30 年后增值为 2百万. 很好! 问题是, 你都没卖, 这2百万的价值, 你只 “看得到, 拿不到”. 因为你知道, 卖了, 你没地方住. 卖了, 你要买其它的地方房子, 可能也要 2百万. 你的房子会增值, 别人的也会呀!
屋子, 是必需品. 除非你喜欢做游牧一族, 到处租房子. 不然, 你还是需要一所房子. 所以, 自住房子的增值, 是 “前人种树, 后人乘凉” – 富了后代.

(28) 大众银行- Tan Sri 给股东的信

每次和我老婆提起“大众银行“,就不难看到她语气中酸溜溜的感慨。虽然,我当初叫她买进时才区区 RM2,000 的投资,但却应该是回酬最理想,最稳当的标。短短两年的时间,如果还没卖,回酬应该不止一倍了。
今天,看到报纸刊登 Tan Sri 给股东的信,忍不住又回去告诉她,结果当然又是一阵酸溜溜喽。。
顺便找了 Tan Sri 的那一段话来分享于此。希望将来别再做傻事了。在对的价钱买进了优秀企业,就要长期持有,通过企业的成长,分享企业最终的利益,才是投资的正道。
“A shareholder who purchased 1,000 Public Bank (Local) shares at RM4.54 per Public Bank (Local) share at the beginning of 2003 and held it for 5 years to the end of 2007 would have received gross dividends totaling RM3,955 over the 5-year period and would have 1,250 Public Bank (Local) shares as at the end of 2007. This is equivalent to an exceptionally high annual return on investment of 36.4% for each of the 5 years from 2003 to 2007 based on the share price of RM11.00 per Public Bank (Local) share as at the end of 2007."
“A shareholder who bought 1,000 Public Bank shares when it was listed in 1967, and assuming the shareholder had subscribed for all the rights issues to date and had not sold any of the Public Bank shares would have 129,730 Public Bank shares worth RM1,427,030 based on the Public Bank (Local) share price of RM11.00 at the end of 2007 and received a total gross dividend of RM487,902 over the 40-year period. This works out to a remarkable annual rate of return on investment of 20.6% for each of the 40 years since Public Bank was listed in 1967."
看了第二段,才令人咋舌。通过 40 年长期的持有,初始的几千块钱投资,在 Tan Sri 把大众银行越搞越成功的前提下,竟然可以变成接近 2百万的总回酬!更妙的是,这期间你不需要放弃你原有的工作,你不需要买进卖出,更不需要左右打听消息。
有时,选对股,一只都已经足够了。分散投资,只是当投资者本身对投资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没办法中的办法而已。
真正的投资,原来就是越简单越好。

(27) 大马散装货运

这是曾经在我投资组合里, 赚最多, 也是到目前为止, 被打回原形最快的投资标.
当 BDI 上升至历史新高, 突破一万点时, 它的股价来到了 RM5.50, 加上丰厚的股息, 以我购入价来算, 回酬接近了一倍.
最近, BDI 开始回跌至 5700 点, 其股价也随之滑落至我的平均购入价. BDI 是衡量货运繁忙的指数, 也就是直接影响散装货运生意盈利的指标.


看着 “身家” 随之缩水, 当然不是滋味. 可是, 这是必然的. BDI 的波动, 就像股市的波动. 没有人知道, 几时晴天, 几时打雷下雨. 反而, 股价随着 BDI 的下跌, 提供了另一次入场的时机. BDI 会跌至何种程度, 没有人可以预测得到. 不过, 我相信 “反向”, 更相信:
优秀的管理层 – 大马糖王的公司
强劲的现金流
超高的股息, ROE
优秀的生意模式 + 不必缴税的生意
处于优秀地理位置的航运线 – 中国及印度强劲的经济成长
出租船只生意, 不受高油价的直接影响
郭鹤年庞大的生意王国和人脈

看看它最新的业绩表现. 除了航运的业务, 它还有一个我个人觉得非常突出的生意模式 – 选择性的出售货船. 货船看似像飞机, 汽车般的大宗物业, 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区别. 这区别就是在于 – “资产” vs “消费品”. 飞机和汽车, 很明显的是属于长期贬值的物品. 而货船却不一定. 货船在航运业好景时, 不止新船, 连旧船也身价百倍. 再加上航运业的盈利是免税的, 所以, 这就是为何它的净盈利相对的高, 而有售船的季度 (QTR1), 净盈利甚至还高于营业额.
那么, 公司赚了这么多钱, 它如何处置呢? 它在 2006 的净盈利为 312M. 当时的股本是 800M. 在年尾总共派息每股 30仙, 相等于 240M (RM0.30 x 300M Share). 这意味着, 公司的派息率为 77% (240M / 312M = 0.77).
2007 年, 当公司上半年的业绩再次标青时, 它也派了 8仙的中期股息. 以它 2007 年的股本括大为 1,000M, 这个中期股息就相等于 RM 80M.

2006 的 RM 240M 股息发放于 10/5/07.
2007 的 RM 80M 股息发放于 24/9/07.
这总共 RM 320M 的股息都是在 2007 年财报里的支出. 这么大笔的支出后, 公司还有足够的资金发展业务和等待时机收购货船吗? 看看它在 Q3-07 的财报 :

2006 的现金有 RM 693M (676,671 + 16,123).
2007 派了股息总额为 RM 320M, 现金还能够增加到 RM 775M (725,577 + 49,425).
也就是说, 不止股东获得高股息而成长, 公司也能够保持盈利而持续成长. 这是非常少见的双赢结果. 以公司还保有的现金, 未来发展或收购货船根本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
当然, 如果 BDI 处于 5,000 点以上, 我相信它是不会增添货船的. 因为, 它也是在 BDI 5,000 点左右以高价把它的货船脱售.
那么, 如果再加上 2007 年第四季的盈利, 公司的现金也将会大幅度提高. 因此, 我可以大胆预测, 当它在这个月发表 2007 全年的财报时, 也将再度派高息, 也很可能派高于 2006 的 RM 240M.
为什么呢? 很简单.
2006 的总净利为 RM 312M.
2007 年, 载至Q3-07 的净盈利已经超过 2006 全年的净盈利 – RM 418M!

这还未包括 Q4-07 的净利.
2006, 它的派息率为 77%. 如果, 2007 它也同样派 77%, 单单以前三个季度的净利来算, 就相等于 77% x RM 418M = RM 322M. 比起 2006 的 RM 240M, 哇….
当然, 它在 24/9/07 已经派出一部分中期股息 – RM 80M. 所以, 保守估计, 都会有 (322M – 80M = RM 242M) 的终期股息, 或相等于每股 RM0.242. (注: 它在 2007 派发红股后, 股本从 800M 提升至 1,000M).
以它现在从 RM5.50 滑落至 RM 3.60 的股价计算, 这是相等于 8.9% 的股息!
这已经是非常保守的算法. 因为, 还未加入 Q4-07 的净利. 还有, 净利是免税的, 当然, 股息也是免税的咯!
那么, Q4-07 的业绩会如何呢? BDI 的下跌, 肯定会冲击它的盈利表现. 这就是为什么其股价跌至 RM3.60. 现在的BDI 指数, 差不多是 Q3-Q4 2006 的表现. 所以, 如果拿 Q3-Q4 2006 的平均净利来估计, 就是 (70,002 + 92,775) / 2 = 81,389 (RM 81M).
如果, 这 RM 81M 的 77% 也用来派股息, 就会有多 RM 62M, 或每股 RM 0.062.
所以, 如果公司维持 77% 净利为股息的政策, 末季的终期股息, 将介于 RM 0.242 – RM 0.304 之间. 而全年的股息将介于 RM 0.322 – RM 0.384.
这么高的派息, 不止富了股东, 也不会对公司的营运造成任何问题. 因为, 单单那 21% 的保留盈利已经高达 (RM 418M + RM 81M) x 21% = RM 105M. 所以, 公司的保留现金还是很充沛的.

(26) 作好準備迎接漲勢 - ICAP

ICAP 是我的主力股, 当然, 关于它的分析报道, 我会特别留意. 以下是其中一篇最新的发表. 我很欣赏 ICAP 的见解, 至少不像那些分析员, 每天说的都是千篇一律. 涨是喊涨, 跌时喊跌, 没有一点独立思考.
这篇分析很凑巧提到印度最大之一的汽车厂 - TATA. 我是上个月才知道 TATA, 因为我公司在印度和 TATA 有很大的生意来往.
--------------------------------------------------------
在2007年,投資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上升的通貨膨脹、高企的原油價格、愈演愈烈的次級房貸問題,以及疲倦的美國消費人。
在如此眾多似乎無法解決的問題下,采用自上而下的投資策略,並專注於股市時機的投資者在2007年越來越看淡,選擇套利或售出其股票。然而,《資本投資》卻對整體狀況有更全面並客觀的觀點。
《資本投資》以及資威的核心價值之一,源自其獨立集團的身份,此結構使它可以提供客觀觀點。再加上,與許多主要關注較短期走勢的投資者、分析員以及基金經理不同,《資本投資》從較長期的角度來看待投資,並努力確保我們的觀點不含有任何利益沖突。其概括為《資本投資》長期漲勢的全球分析便反映了其長期理念。
資威與其它許多基金經理的另一個差別是資威進行第一手分析。此方法也被運用在全球經濟分析中。其他人可會直接運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但我們卻進行自己的分析。這種方法困難許多,但它卻使《資本投資》可以獨樹一幟並具創新性,而且可以得出其他人所看不到的結論。獨特的《資本投資》長期漲勢便是一個明證。
基於存在著許多看似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對《資本投資》的訂戶來意味著什麼呢?很簡單。如果我們的分析是正確的話,它可以使訂戶在其它投資者驚慌失措時保持鎮定;它可以使訂戶在其它投資者只看到風險與威脅時看到機會。反之亦然。
《資本投資》長期漲勢的課題之一是“週期性通膨,長期漲勢”。這意味著全球經濟擴張是一個長期的發展,它可能會持續幾十年,而不是僅僅幾年。
然而,雖然全球長期漲勢正在展開,但是全球定價環境卻將是週期性的。總而言之,與60年代末以及70年代的定價環境不同,通膨率將在數年裡上升,然後又下跌。
如果《資本投資》的分析是正確的話,那麼這種狀況對投資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最近,許多分析員與決策者都擔心中國正由引發全球通貨緊縮的國家,變為引發全球通貨膨脹的源頭。中國的成本,如工資以及原材料皆已上漲。鑒於中國是世界工廠,西方經濟體所消費的許多消費人商品都將面對價格上揚的壓力。此觀點並不全面。
從《資本投資》長期漲勢的角度,我們認為印度以及其它國家都是全球漲勢的一部份。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如印度、孟加拉、越南、印尼等的低工資國家也將加入世界工廠的行列,從而是全球定價環境重回通縮的狀態。這些國家擁有大量的低薪工人。他們將能承擔起不再能在中國進行的生產。事實上,一些公司正將它們勞動力密集型的運作轉移至越南及孟加拉等國家。
對於許多投資者來說,“Tata Nano”-這名稱現在或許並沒有多大的意義。然而,在汽車工業裡,這的確是一個值得留意的名稱。
但是,更重要的是,它的推出是對全球定價環境有深遠影響的一項發展。印度的Tata集團推出Nano,即一輛價值2500美元的全球最便宜的汽車。它是一輛擁有五個座位的四門式汽車。這輛車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投入使用,而其價格只是10萬印度盧比。
這輛配備極少的汽車的基本車型擁有一個制動馬力(bhp)為33的小後置發動機(rear-mounted)、624cc的引擎、沒有冷氣機、電動車窗或是動力方向盤。
如果這輛被稱呼的“大眾汽車”的車型成功的話,那麼全球的耐用以及非耐用消費人產品的製造商,將被迫考慮使用印度的製造以及工程能力。
換句話說,全球通縮壓力的下一個泉源將源自於如印度、越南、孟加拉、印尼、菲律賓等的國家,並讓中國,即目前的勞工密集型制造領域的全球領導國,擁有透氣的空間。
下一輪的發展將比預期中來得早,並將刺激另一輪的全球經濟擴張,而在同時釋放通縮力量。更多的競爭也將造就通縮。
在上週,《資本投資》敘說了2008年或許是一個更好時代的開始。盡管市場中充斥著悲觀的情緒以及不時的驚慌賣,《資本投資》仍看到保持樂觀的訊號。應該看緊的重要經濟應該是中國,而不是美國。

(25) 何时卖股?- 冷眼

大部份股票投资者,对何时脱售股票,感到棘手。这是因为大部份人都没有一个卖股的标准。没有标准可以遵循,当然就难以作出决定。没有标准,是因为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股市,根据股市的走势来决定卖或不卖。股市受情绪左右,根据市场走势作出的决定,往往是情绪,而不是理智的决定。情绪的决定,犯错的机会比理智的决定高出几倍。要减少判断错误,必须回归理智。回归理智的,就是返璞归真,回到“股票是什么?”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份。买股份就是参股做生意。参股做生意,首先要考虑的,是公司能不能赚钱,有没有前途,不是股份价格会不会起,因为只要公司越赚越多,股价自然会起,不必担心。盯住公司的基本面,才是治本之道,盯住股价,是舍本逐末。舍本逐末,必败无疑。只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基本面,何时卖出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一点也不难。股票应根据以下的三种标准脱售:标准一:公司亏损当公司面临亏损时,就应立刻退股-把股票卖掉。假如你发现参股的公司,生意越做越糟糕,亏蚀严重,不大可能扭转劣势,继续投资下去,可能血本无归,就应当机立断,马上把股票卖掉,转买更有前途的公司的股票。有些人眼见公司走下坡,股价持续滑落,可是,由于高价买进,面对严重亏蚀,心有不甘,就抱紧股票不放,希望有朝一日,起死回生,股价回升至他的本钱时才脱手。结果事与愿违,股价越跌越低,泥足越陷越深,眼巴巴看着自己的财富,如冰块般溶掉,最后化为乌有。所以,一旦发现公司业绩严重亏损,即使亏损了一半,也要壮士断臂,忍痛脱售,以免全军覆没。这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卖股标准。标准二:极度高估当股价被极度高估时,就应脱售。为什么不是“高估”而是“极度高估”的才卖?理由是要建立一个好的企业,难度极高。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企业家,在寻找投资机会,好的投资机会,早已有人捷足先登,要找一个长期有利可图的好企业,谈何容易。假如我们独具慧眼,有幸参股於优秀的企业,就不可轻率退股。假如在深入研究之后,认为此股的真实价值为5令吉(这常常也是主观的),即使股价涨至6令吉,也不可急於脱售。理由是建立一家成功的企业,要花很长的时间,很多的心血,真的很不容易,所以,其股票享有溢价,是应该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在同行中居於领导性的地位,拥有良好的顾客群,占据策略性的营业地点,产品享有强大的品牌,公司还拥有有经验的人才,有良好的管理制度,这些都是有价值的,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应反映在股价上,故股价比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高是合理的。这就是银行愿以等于净资产价值二倍半的价格,收购别的银行的原因。但是,无论怎样优秀的股项,都有一个极限价,超过此价,回酬与投资额不相衬,已不值得投资,就应加以脱售,把资金投注在回酬更高的企业上。记住,估值过高的投资,就不是好的投资。所以,价值5令吉的股票,涨至6令吉时不卖是正确的做法,但是如果涨到10令吉还不卖,你就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家了。标准三:更佳选择如果你能以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时,为什么不选择更好的?所以,在比较之后,你发现以同样的资金,可以买到素质更佳,而股价更低的股票,就应换股,让你的资金发挥力量,为你赚取更高的回酬。例如油棕园的价值,受榨油价的影响。数年前原棕油每吨跌至1千令吉以下,油棕园每英亩只值1万令吉。现在原棕油涨至3千令吉,油棕公司大赚特赚,油棕园奇货可居,每英亩2万令吉仍买不到。但是,如果涨至每亩3万5千令吉的话,回酬不再具有吸引力。我们知道,油棕园的每亩产量是固定的,不会因为价高而增加,而原棕油的价格,也不可能永远站在3千令吉以上,在油价极高时,以极高的价格买油棕园,不是好的投资决定。例如以商联帝沙种植(Unico,5019,主板种植股)在11月12日时RM1.12的股价申算,等于以每英亩3万5千令吉买油棕园。反观另一家种植公司贸易风种植(TWS PLANT,6327,主板种植股),以目前RM3.50的股价申算,每英亩的买价仅1万4千令吉左右,而该公司所拥有的七间棕油厂和十万英亩待种植空地还未计算在内。扩展潜能有限商联帝沙已无地可种了,扩展潜能有限。而贸易风种植拥有十万英亩空地,将在未来5年中发展为新油棕园(其中2万2千英亩正在种植中),可以预见,数年之后,贸易风种植的种植面积,将由目前的20万英亩,增至30万英亩,其成长潜能非商联帝沙可望其项背的。商联帝沙的股东,脱售商联帝沙,转买贸易风种植,长期持有,应可以赚得更多。遵循以上三个标准,你会发现,要作出何时售股的决定,并不困难。

(24) “不劳而获”赚钱法 - 冷眼

每一个人,在年青时,都应有“防老”意识。最好是一开始工作时,就作好“防老”规划。防老规划不影响生活素质“防老”规划,必须以不影响青、中年时期的生活素质为原则。以牺牲青、中年时期的生活素质,换取晚年生活的保障,不值得。现在过得不好,将来过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晚年要过好日子,其实,不必付出现在过苦日子的代价。先“苦”后“甜”是落后的想法。只要有恒心,方向正确,“防老”可以很轻松。请注意“恒心”和“方向”。
“恒心”是化梦想为现实的纪律精神。“方向”是化梦想为现实的道路。有恒心,方向错误,事倍功半。有恒心,方向正确,事半功倍。走错方向,空有恒心,难以达到目的地——“财务独立”。有恒心,方向正确,走起来轻松愉快,晚年生活丰富多彩。防老规划的目标是“财务独立”。实现“财务独立”只能智取,不能力併。“力併”是拼命节省,拼命储蓄。“智取”是“不劳而获”赚钱法。请不要误会,以为我反对储蓄。我只是反对通过拼命节省过苦哈哈日子的储蓄方式。储蓄是累积原始资本的必须步骤。请你由工作时开始,每个月从你的薪金中拨出百份之二十,存入银行户口,只化掉剩下的百份之八十。先储蓄,再化钱,绝不妥协。储蓄到一个数目,就投资。这个“数目”,可大可小。我的原则是,银行中只能存有足够三个月生活费的钱,超过此数必须拿去投资。切勿将大笔的钱,长期存放银行。最近跟一名退休银行家喝拉茶聊天。他对我说:“长期把大笔款项存在银行中,笨!”此话出自退休银行家之口,实不寻常。问题是“投资什么?”。投资于使你“不劳而获”的项目。是的,要懂得“不劳而获”,才能做到“财务独立”。假如你在三十年前,在吉隆坡的孟沙区,以一万令吉,买进一间单层排屋,现在价值四十万令吉,你赚了三十九万令吉。你付出了多少“劳”力,来赚这三十九万令吉?没有,你根本没有付出“劳”力。这就叫“不劳而获”赚钱 法。是谁替你赚这三十九万令吉?答案是“通货膨胀”。一提到通货膨胀,大家都谈虎色变。通胀猛于虎也!但是,通胀却是投资的好朋友。在通胀之下,你“不劳而获”,轻轻松松赚个盘满钵满。受苦的是下层阶级。投资于房地产如此,投资于股票亦然。一万股云顶现值数百万假如你在三十多年前,以一万多令吉买进一万股云顶,从来不卖,现在价值数百万令吉。这数百万令吉的进账,是“不劳而获”的。这“不劳而获”,是来自云顶盈利的持续成长。“成长”是关键所在。现在你对“防老”规划,应该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了。
第一、在不影响生活素质下,定期储蓄。第二、储蓄到一个数目(由数百至数千令吉),立刻投资,股票是一个很好的对象,因为可大可小。第三、只投资于有成长潜能的项目。第四、长期持有。第五、切勿停留在储蓄阶段。不懂得什么项目(股票)有成长潜能?马上着手研究吧。钱是要靠你自己去赚的。别人没有替你赚钱的义务。你的人生,由你自己负责。

(23) 好股始终不动如山

昨天的一轮洗礼, 洗掉了我 1.5 个月的花红. 这就是股市所谓高风险的写照.
不知不觉, 我投资和累积在股票的资金, 已经逐渐的庞大. 回想 2年前开始时, 那时一个月的最大波动, 也不过几百块钱, 已经紧紧把我紧牵着. (当然啦, 血汗钱哩, 还要那时是老婆的比较多, 因为她的大部分收入是 “干捞面” 嘛.)
随着投资时间的磨练, 尤其是 2006 年的几次锥心的领悟 (PBBANK, PLENITUDE, KNM 等), 渐渐的体会到价值投资应以生意角度为出发点的重要性. 虽然, 每天还是免不了关注经济动向 (这是看报纸的习惯, 不是紧盯着金鱼缸的比喻), 但股市的涨跌, 已经没有先前的胆战心惊了. 所以, 一天不见掉 1.5 个月的花红, 反而不比 2 年前的几百块来的激荡. 因为, 我相信, 公司基本面好, 雨过天晴后, 上涨幅度会更惊人. 同样的, 有时一天的上涨, 也是这个数额. 坦白讲, 我觉得这轮的调整, 其实是很好的加码时机. 可是, 我现在已经是榨干的甘蔗了. 新屋要装修, 不可以再用过头. 新年的红包还得预备…
其实, 仔细看看, 虽然忽然的暴跌, 另很多人焦头烂额. 可是, 很多基本面强劲的优秀公司, 丝毫不为所动, 反而因为业绩的标青表现, 不跌反涨; 又或者在非常快速的时间里, 迅速回弹, 再创新高峰.
其中一只, 就是和我深有关系的 QL. 这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 总部在我家乡附近的鱼村 – 半港. 这是一家从事渔业的家族企业.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 将一家原本和我父亲一样的小鱼行, 发展成现在占有 45% 大马鱼制品市场的企业, 同时还将生意触角伸展至农业和种植业. 生意的扩展, 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 :
生意上相辅相成的多元化
不相秤的恶性扩张, 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例子1 的代表者就像 Coca-Cola 配搭 McDonald’s, Pepsi 配搭 KFC. (有没有发觉, 你不会在 KFC 买到 COKE, 也不会在 McD 喝到 PEPSI?)
QL 是属于第一类型的企业. 海产品有很多废料, 经过加工, 就变成养鸡的喂料. 种植, 农业, 渔业, 都是属于相关的行业. 今天有禽流感, 消费者就吃海产品. 海产品贵, 就吃鸡. 一只针, 两头尖, 都是刺进 QL 的户口. QL 过往几年的业绩表现出色, CGAR 高达 20+%, ROE 也长期高企 20+% 以上. 今年每个季度的净利表现, 也是稳健上扬. (QL 是我最喜欢用来教育我弟弟, 因为是同行的关系. 可是, 他始终不能明白个中概念. 坦白讲, 也不容易. 不然, 我也可以是另一个 QL 了.)
同样的, 大众银行也是一样. 当个别金融类股因为次贷风暴的影响而大跌时, 它却稳如泰山. 它在香港的子公司业绩标青, 加上本地业务稳健 (尤其是 PUBLIC MUTUAL), 全年的业绩肯定更上一层楼, 高股息可期也.
看看快速反弹的例子. KLK, UMCCA 等等的种植股. 昨天综指大跌 52 点, 今天只涨回 8 点. 但是, 盈利前景看悄的种植股, 却快速回弹, 收复失地. 次贷并没有影响 CPO 的需求量, 也没有破坏它现有的高价. 所以, 疯狂的群羊心理, 往往就是事后的致命伤. 这是我在 2006 年的一个领悟. 希望, 是对的. 次贷告一段落后, 我相信 KLK 的妈妈 - “石头朋友”, 和豐益国际的爸爸 - “郭伯伯” 很快又会来攻城掠地了.
海啸过后, 一切海景还是会回归平静的. 夕阳的美, 始终不会被剥夺的.
所以, 好股始终还是不动如山!

(22) 公司该如何运用贸易盈余?

当公司有了盈余后, 它该如何有效的运用这笔赚来的贸易盈余, 就是关键所在. 投资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要赚钱. 身为小股东, 公司之一的小老板, 虽然我们不能左右董事局的日常运做, 但是公司所保留的盈余却是实实在在是我们的钱! 所以, 一定要确保这笔属于我们的资金得以善用, 让向我们支付董事费的经理人, 为我们创造更有价值的财富.
公司善用盈余的方法不外有三.
直接回馈给股东 – 如果公司在没有较好的投资项目为前提下, 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赚来的钱, 直接以股息方式还回给股东. 股东就可以自行处理这笔资金.
再投资 – 如果公司有更好的发展目标, 则可以考虑将全部或部分盈余暂时保留, 为扩展事业, 创造更大盈利而进行再投资. 而这类型公司就应该呈现较高成长率, 其成长率也应该和保留用于再投资的盈余挂钩.
在一般公司进行再投资的活动下, 股东应该更感有兴趣的是公司所保留的盈余, 是否会创造符合其经济效益的净利.
ROE 的另一项功能, 是预测未来价值. 事实上, 以效率为出发点, 该方法认为公司的基本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的有形资产, 同时还依赖于它的未来收益, 既它在未来几年里创造的现金流量. 因此, 一个营运状况良好的公司应该每年都保持一定的收益, 从而扩大公司的股本规模进行追加投资, 或作为现金储备, 或将部分现金作为股息发放给股东.
举个例子:
2007 年, ABC 的票数为 100 万, 资本 100万, (则每股股东权益为 RM1.00), 净利 20 万.
公司的应有 :
ROE = Earning / Equity = RM 20 万 / RM 100万 = 20%
EPS = Earning / No of Share = RM 20 万 / 100 万 = RM 0.20
公司决定派息 8 万, 保留另外的 12万盈余, 用于 2008 年的业务发展. 这保留的 12万, 就是衡量公司如何善用盈余来创造更高回报的重点. 利用这一数据计算出调整后的 ROE 为 12% (12 万 / 100 万 x 100%).
我们可以假设该公司以固定的速度保持收益成长. 如果, 这是一间优秀的公司, 这样的假设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那么该公司的股本规模将每年以 12% 的速度实现递增. 这样, 我们可以对未来的权益增长以及收益进行预测. 在未来的任何一年度里:
股东权益 Equity (以 12% 的增长速度按复利计算) x 股本收益率 ROE = 预期收益 EPS
1st Year : (1.00 x 1.12) x 20% = RM 0.224
2nd Year : (1.12 x 1.12) x 20% = RM 0.251
3rd Year : (1.25 x 1.12) x 20% = RM 0.280
4th Year : (1.40 x 1.12) x 20% = RM 0.314
5th Year : (1.57 x 1.12) x 20% = RM 0.352
以此推类, ABC 的合理本益比 (PE), 应为 12 (12% 成长率). 那么, 其股票的合理价就是:
1st Year Price = PE x EPS = 12 x RM 0.224 = RM 2.69
2nd Year Price = 12 x RM 0.251 = RM 3.01


5th Year Price = 12 x RM 0.352 = RM 4.22
当然, 这 5 年其间, 投资者还可以预测收到 ABC 股息的分红. 而 ROE 的计算, 当然是拿取越多年越好的平均值. 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的评估, 而不是只看单一的年份.
回购公司的股票 – 有时, 股息的发放, 需要被扣税. 另一种方法, 就是利用公司的盈余, 在公开市场上买回自家的股票. 这样, 公司所付出的金额, 就不必被课税. 当公司回购股票时, 在外流通的股票数额也就减少. 即使公司的净利保持, 由于股票数额的减少, 其每股盈利也将间接被提高, PE 也就相对降低, 股票价格也更具吸引力.
看看公司回购股票的效应:
比如, 2007 年, ABC 总共发行 100 万股. ABC 的净利为 RM 10 万, 公司的 PE = 10. 公司运用保留盈余, 在市场上积极买回 10% 的票数. 如果, 2008 年, 公司没有成长, 净利还是保持 10 万, 那么, 看看在相同 PE 10 的情况下, 公司的应有股价是多少.
2007 年的每股盈利 (EPS) = 10 万/ 100万 = RM 0.10.
2007 年 PE = 10 的 ABC 股价 :
PE = Price / EPS
Price = PE x EPS
Price = 10 x RM 0.10 = RM 1.00
2008 年, 公司回购 10% 票数后, ABC 在外流通的股票就剩 90 万股.
在相同的净利, 2008 年 ABC 的 EPS 就是 = RM 10万 / 90 万 = RM 0.11
2008 年 PE = 10 的 ABC 股价 :
Price = PE x EPS
Price = 10 x RM 0.11 = RM 1.10
这就是另一种回报股东的方法. 与其 10% 的盈余被课税, 公司用来提升股东的潜在价值. 而这回购的股票, 公司可以注消, 也可以以股票股息的方式, 回退给股东. 那么, 股东就会依比率, 获得多 10% 的 ABC 公司股份. 股票回购的举动, 也将帮助稳定及提升股价.
在 KLSE 里, YTL 和 YTL POWER 就是这类型公司的佼佼者. 公司的现金流强稳, 所以常年不断从公开市场回购股票, 然后再将买回的库存股, 以股利的方式, 回馈给股东. 因此, 股东不但可以省下现金股息的所得税, 而且不必动用额外的资金 (因为是公司的钱来回购股票, 不是股东自己) 就可以提升在该公司的持股比重, 也就是让初始的投资票数, 子子孙孙的复制下去, 达至复利的妙效.
明白了以上三点, 就不难发现, 此类型的公司股票, 多数都是股市中的常胜军.

(21) NCAV – 投资者的安全边际

我在 NTA 一贴中, 有提到仔细分析各行各业的真正的内在资产价值的重要性, 以避免买入帐面价值不相符的公司.
往往, 在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 右面的负债很多的情况下,左面的超值资产就更加不可靠。假定说一家公司的资产为4亿元,负债为3亿元,结果账面价值 (NTA) 是正1亿美元。谁能确保负债部分的数字是实实在在的呢?假如4亿美元的资产在破产拍卖中只能卖得2亿元,那么实际上账面价值就是负1亿元。公司不仅一钱不值,还倒欠不少呢。投资在按账面价值购买一种股票时,必须对这些创值到底值多少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而, 另一种比较保守的方法, 来保护自己的投资利益, 就可以选用 NCAV – Net Current Asset Value.
NCAV 的算法只考量 Current Asset 和总债务. 完全不把一间公司的长期资产包括在内. 虽然, 这种算法很刻薄, 要求非常高, 但却是对我们投资者有最显著的保护网.
NCAV = Total Current Asset – Total Liability (Current + Long Term)
通常, 经过这种算法后, 其 NCAV 能够得到正数的公司不多见. 同样的, 如果能够长期保有正数 NCAV 的公司, 其现金流多数都是顶瓜瓜的. 因为, 公司能够从日常营运中创造出足够的盈利来提升公司未来的发展, 不需要向股东拿钱, 也不需要向银行贷款. 所以, 这类型公司的派息率通常都不差.
另一个角度来看, 这类型公司有时也会给人的感觉是比较保守, 不太爱冒险, 属于稳建发展型的. 所以, 高速发展的公司, 通常都不会有正数的 NCAV. 因为, 这类型公司都把赚来的钱拿去再投资, 以期能够将公司发展得更大. 当然, 也不会有高额的股息发放给股东.
在牛市里, 是很难找到股价低于其 NCAV 的.
但, 在熊市里, 就有可能找到. 这是因为投资者害怕的心理因素, 把股票给乱卖了. 如果找到这类股价低于 NACV 股票, 投资者大致上就已经处于 “安全边际” 了. 因为, 即使公司破产, 公司的长期资产完全不值一分钱, 但在公司户口里头的短期资产 (Current Asset) 都已经足够用来摊还全部债务, 而且还有余额退回给股东.

(20) 好一个陈鼎武!

陈先生的第二季度的投资组合成绩出炉了. 其实, 不用等它的季报, 每个星期都可以看到它组合的最新 NAV. 只是, 看惯财报的我, 还是免不了这个习惯.
摘至 30/11/07 的 NAV 再次强劲的增长.
31/5/07 – RM 1.65
30/8/07 – RM 1.84 (+11.5%)
30/11/07 – RM 2.10 (+14.13%)
就半年而言, NAV 增长了 27%!. 我相信 NAV 要保持像前两年的 35% 的复利, 今年应该不难. 以它今天的股价 (RM 2.76), 更是超越了 35% 的成绩, 达到上市以来的 67% 超高成长!
本来, Close-End Fund 也应该像其它 Mutual Fund 一样, 合理价格应该是在它的 NAV. 而今天的市场却给了它 31% 的溢价, 证明了市场开始信任陈先生的投资功力, 也无形中提高了买入的门槛.
这就是它 05 年上市以来的成绩单:

(19) Net Tangible Asset – NTA 准吗?

有些投资者偏向于投资股价低于 NTA 的公司, 认为这是在折价的情况下, 买入物超所值的买卖. 表面上, 这是对的.
NTA 就是净资产. 一间公司的总资产, 在扣除负债后的余额, 就是净资产. 当然, NTA 是不包括无形资产 (Intangible Asset) 的. NTA 除以股票数额, 就得到每股净资产, 也就是 NTA per Share. 千万不要尽信报章所报道的 NTA. 很多时候是不更新的.
所以, 如果 ABC 的股价是 RM1.00, 而 ABC 的 NTA 却高达 RM2.00, 表面上来说就表示一个价值 RM2.00 的东西在市场上以 RM1.00 贱卖.
反之, 如果 XYZ 公司的 NTA 只有 RM1.00, 股价却高达 RM40.00, 就表明投资者愿意付出高昂的代价来购买公司的盈利前景, 就像 BAT.
当决定要投资时, 一定要先了解这间公司是做什么业务的. 因为, 每一个行业都有不同的资本支出, 而这资本支出, 往往最大部分是用来购买公司的不动产, 如机器, 土地, 厂房, 店铺等等. 了解了公司的行业, 就能大概猜到公司最值钱的 NTA 是什么. 简单来说, 公司的 NTA 也可比喻为我们本身的 NTA. 比如, 一个人拥有一间店屋 (RM500K), 一间排屋(RM300K), 一辆汽车 (RM200K), 现金和储蓄 (RM200K), 银行贷款 (RM400K). 那么, 他的净资产就是 RM800K.
但是, 要小心的是, 有些资产是会贬值的, 就像汽车. 所以, 当公司的净资产决大部分是会贬值的, 就要小心. 因为, 从投资角度来想, 如果这间公司不幸倒闭, 它在财报里所拥有的资产, 将会被拍卖来还债. 这时候, 它这批所谓的 “资产”, 还会有多少价值呢?
所以, 要懂得分析公司净资产的可能价值, 而不是照单全收. 尤其是处于制造业的公司, 因为, 通常这类公司最有价值, 资本开销最多的就是那一批用来为公司制造商品,带来盈利的机器.
因此, 最好特别小心以下几类型的公司:
电子产品的业务 – 因为电子产品的寿命很短. 要提升竞争力, 就要不断开发新产品, 占先机. 比如, 相机, 高科技产品, 电视, 手提电话, 电脑零件, 等等. 这一类型的公司还要特别注意公司的库存量 (Inventory). 由于产品寿命很短, 所以库存量如果逐渐增加, 就表示公司产品销售量不理想. 产品一收久, 价值就逐渐下降. 到产品不再受欢迎时, 可能大平卖都没人要. 最后, 就只能被报销. 以自己为消费者的角度想看, 今天的你, 可能去买一架 2.0 mega pixel 的数码相机吗? 可能去买一架 Pentium 1 的电脑吗?
汽车业 – 投资和维修汽车生产线, 本身就是一笔超大的开销. 而且, 汽车的科技要领先, 否则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 难听一点, 如果今天曾经让我们引以为荣的 P 车, 持续亏损到被逼关闭, 你觉得它那批成本高昂的生产线, 还能够卖多少钱? 每家车厂的车款, 技术, 设计都不一样. 那生产线想要贱价卖, 别的车厂都未必适合用. 那么, 它的 NTA 又有多准确呢? 同样的, 它的库存量也和电子产品的道理一样.
航空业 – 单单看这个区域, 少说都有 4-6 家廉价航空在斗价钱来吸引顾客. 飞机的成本和维修, 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再者, 每飞一班航线, 如果不够乘客量, 分分钟都是亏本的. 飞机就如同汽车, 都是长期贬值的商品. 搞不好一个空难, 乘客量马上下降. 想要挽回声誉, 难也!
当然, 也有些公司的资产是会长期增值的. 比如:
McDonald’s 在世界各地买下, 用以营业的店铺, 都是处于优秀的地段. 所以, 我猜测, 它最赚钱的不是卖汉堡, 而是公司内在价值, 是随着其不动产的增值而长期水涨船高.
大型广场, 如 Wal-Mart, Carrefour, Tesco, AEON 等等. 他们投资的地点都是人潮汹涌的地点. 即使, 有些刚开始时, 人口比率较低, 但因为这些广场日益受消费者喜爱, 他们也很容易借由他们本身的品牌效应和所提供的优质服务而吸引大批的新人口到附近的地区置业. 所以, 不难发现, 只要某个地区开设某间大型广场, 该地段的产业多数将身价高涨. 另外如 Sunway, Genting 等等, 这些资产都会呈上扬的趋势.
金融或银行业. 其道理就像以上两者. 由于他们提供的是方便人民日常生活的便利, 所以只要某个新兴商业区有开设银行, 就会很容易吸引其它行业的商家们开设店铺. 就像 IOI 成功打造的 Bandar Puteri Puchong. 其地区引来了 Giant, 外资银行, 和医药中心. 所以, 在短短几年里, 那一带的房地产飙涨的令人惊讶.
握有地库的房地产商和种植业者. 由于土地会长期增值, 所以这类公司的最有价值的资产 – 土地, 也会逐年提升. 有些种植业者本身也是发展商, 如 Guthrie. Guthrie 最近的代表作, 就是通过新建 Guthrie Corridor Highway, 再将它在这 Highway 附近庞大的种植地库 (Plantation Land), 申请转换为 Residential Land / Commercial Land. 这一转换, 土地价值马上以几倍, 几十倍翻涨, 再发展为住宅区, 商业区, 以更高的价格脱手. KLK, IOI, 也是一样. 所以, 种植业好时, 他们受益, 不好时, 也可以把土地发展成住宅区. 所以, 他们都能长期保持稳定的盈利.
还有一些特定的无形资产 – Intangible Asset. 比如, Genting, Magnum, BJTOTO 和 Tanjung 所持有的赌博执照. 政府再发此类的执照可能性非常渺茫. 十赌九输. 所以, 这类公司的现金流超强, 就是这个原因. 对他们来说, 那张赌牌执照就是等于会下金蛋的鹅. 另外如, 伐木业, 深海捕鱼业等等.
以上 1-4, 就要详细看公司财报里, 资产估值的报表. 很多时候, 这类型公司在买下不动产后, 很长的时间里, 几年, 甚至几十年都没有为他们的不动产进行资产重估. 为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麻烦. 当然, 也有些公司会进行重估. 所以, 要评估他们真正的价值, 就要详细看完财务报表, 不可马虎. 如果, 这些不动产长久没有被重估, 那么即使是公司本身的财报所显现的 NTA, 也很多时候是被低估了. 如果, 其股价还要严重低于帐面净值, 那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所以, 在分析公司的 NTA 时, 要先分辨公司处在的行业, 资产是有什么组成, 公司为资产报上的贬值率是多少, 再详细看资产估值表, 才做出理智的判断. 不要随便就相信报道的帐面价值.
成功本来就没有捷径. 投机取巧或断章取义最终还是功亏一篑的.

(18) 本益比 (PE) – 衡量投资回酬的指标

本益比的英文名称为 Price Per Earning Ratio, 简称为 PE 或 PER.
懂得活用 PE, 就能帮助我们如何估计一项投资标是贵了, 或是便宜了. 也可以帮助我们如何预测股票合理的价钱.
先谈谈我们最为熟悉, 最稳重的投资标 : 定期存款. (想不到 FD 也可以像股票的算法吧!)
假如, 今天投资 RM 1,000 在 FD, 银行将会在一年期满后付你 3.75% 的年利. 所以, 银行定存的 PE 算法将是如下:
本钱 : RM 1,000.
回酬 / 盈利 : RM 1,000 x 3.75% = RM 37.50.
PE : Price / Earning = RM 1,000 / RM 37.50 = 26.67 倍
也就是说, 投入的资金, 需要大约 26.67 年的时间, 才能赚回.
看似夸张, 不可能, 是吗? 那么, 就试试掉转来算回. 根据 3.75% 的年利, 也就是说, RM1,000 的定存每年可领取 RM 37.50 的利息. 那么, 就用 RM 37.50 乘于 26.67 年, 你将得到 :
RM 37.50 x 26.67 = RM 1,000.
所以, 你认为定存安全吗? 你有考虑通膨吗?
以政府的债券, 比如 ASW2020, 每年大约为 8% 回酬. 那么, 它的 PE 将是 :
本钱 : RM 1,000
回酬 / 盈利 : RM 1,000 x 8% = RM 80.00
PE : RM 1,000 / RM 80.00 = 12.5 倍.
同样的算法, 让我们看看今天 KLSE 的整体股项表现, 是怎么样的情况.
根据 Public Mutual 的估计, 今天 KLSE 的 PE 大约是 19倍. 所以, KLSE 整体的股价是比 FD 便宜, 比 ASW2020 贵了. 那么, 会不会出现 FD 的回酬比股票市场来的好的情况呢? 会. 例如, 在 1998 年初, KLSE 平均本益比为 14. 当时的 FD 竟然高达 12.5%, 也就是大约 PE = 8. 所以, 当这种情况出现, 就要非常小心了. 最安全的做法, 当然就是套利, 把钱放在 FD, 再等待合适的入场时机.
今天的中国股市, 就是出现 1998 年的情况. 股市 PE 高达 45 倍, 比中国银行的定存实际回酬还要低. 怪不得股神巴菲特卖完他的中石油股份, 也劝中国股民小心泡沫的危机.
日本的股市在很多年前, 也出现疯狂的程度. 如果没记错, 当时日本股市上涨到 4万多点, PE 高达 200 倍. 所以, 泡沫爆发后, 日本股市也就一败涂地, 即使到现在, 也才处于 14,500 点左右.
那么, 如何计算公司的本益比呢? 很简单, 把公司股价除以每股盈利 (EPS = Earning Per Share), 就得到个别公司的本益比了. 有了这基本的数据, 你就知道, 何者便宜, 何者为贵了.
比如, ABC 公司拥有股本 100 million. 在 2006 年时, 它的净利是 RM10 million. 当时股价为 RM 1.00. 那么, ABC 公司的 PE 就是 10 倍.
EPS = Net Profit / No of Share = RM10 mil / 100 mil = RM 0.10.
PE = Price / EPS = RM 1.00 / RM 0.10 = 10 times.
如果 ABC 公司净利在 2007 年上涨一倍, 达 RM 20 million. 而股价却保持 RM1.00. 那么, 它的本益比就会下降一半到 5 倍. 所以, 相对而言, 这时候 ABC 的股价就比一年前便宜了一半. 5 倍的本益比, 就是每年高达 20% 的初始报酬率. 所以, 除非 ABC 的营运出现问题, 或是大环境的使然, 否则, 市场对它一定会重新评估. 它的 PE 也将回升至应有的水平.
如果同样的回到 10 倍本益比, 那么 ABC 的股价就会是 :
Price = PE x EPS = 10 x RM 0.20 = RM 2.00.
话说回头, 今天的隆股市屡创新高峰, 那么, 会不会是另一场经济风暴的前夕呢?
坦白讲, 我不知道. 但是, 有几项指标是值得考虑和探讨的.
隆股市在 97/98 的高峰发生风暴的, 虽然指数大约是 1,300 点, 比现在还低, 但是, 当时的整体 PE 却高达 40 倍左右, 比现在高出一倍, 也比当时的 FD 贵. 为何现在的指数高, 而 PE 却比 97/98 低一倍呢? 这就是因为公司的盈利持续增长. PE = Price / Earning. 所以, 当一间公司的盈利持续增长, 股价如果没有上涨, 相对的, 该公司的 PE 就会下跌. 盈利成长的公司, 其股价不可能永远原地不动. 最终将被投资者, 或基金经理发掘而使其股价上扬. 就像 2001年的 DIGI 才 RM3.80, 今天已经 RM 25.00. 股价上涨了 5倍以上.
97/98 年, 疯狂大牛市时, 很多烂股都被超至天价. 股价涨停版几乎每个星期都有. 还好, 这种情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发生, 也还没有到像中国现在 “全民皆股” 的情形.
97/98 政府的储备金大约为 250 亿美元. 今天, 大马政府或许有了前车之鉴, 保留储备金竟然是全球的十大之一, 高达 1千亿美元.
明白了以上的道理, 就不难了解为什么政府的利率政策会更股市息息相关. 如果利率高, 商业成本就相对提高, 因为很多公司都有借贷来扩充营业. 利率高, 人们就偏向把钱存入银行, 而不是投资于上市公司. 所以, 通常经济不好时, 政府就会调低利率来刺激经济成长. 反之, 经济过热时, 就会调高利率来降温. 这就是目前发生在美国和中国的个别情况.
那么, 当我们投资股票时, 当然所选的公司 PE 越低就越好, 这表示其股价相对便宜. 但, 先决条件是, 那是一间优良健全的公司. 如果所选的公司是高负债, 更无法将赚来的钱留在公司内, 那就另当别论了.
现在 KLSE 处于大约 19 倍的 PE. 有些股项高过指数, 也有些低过. ASW2020 的 PE 才 12.5倍. 所以, 一般来说, 安全起见, 所选的投资标最少也要相等于 ASW 的 PE 或低过它, 才是明智的投资标, 才把你自己放在 “安全边界”. 不然的话, 你还倒不如把钱投资在 ASW 更为安全, 何必面对股票市场的风险?
选择了正确的投资标, 你当然也要预测, 它应有的价值是多少. 当你有了这个心中的定价, 你才能够知道,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该股票的价格可能被高估了. 而当市场过于高估你所持有的股票价格时, 就是你进行短期套利, 暂时离场的时候了. 道理很简单, 就像做生意一样. 如果今天有人愿意用高于市场价格的价钱向你购买你的公司, 你当然愿意脱手. 就像之前 DAIKIN 以 28倍PE 收购 OYL, MAXIS 被私有化, MOX 被收购, 新加坡的丰益国际以 28 倍 PE 向郭鹤年买下 PPBOIL.
要如何预测股票的价格呢? 通常, 高成长的公司, 其本益比也相对的高. 反之毅然. 亏钱的公司, 由于没有盈利, 所以也就没有本益比可算. 这类公司, 最好就是敬而远之. 一般而言, 公司的合理本益比应该和该公司的成长率挂钩. 也就是说, 如果 A 公司每年盈利成长 10%, 那么 A 公司合理的 PE 就是 10 倍. 如果, 你在该公司的 PE 低过 10 倍时购买, 那么你就可以预测你可能或当其 PE 上扬到 10 倍时, 你的获利会是多少.
举个例子, A 成长 10%, B 成长为 20%. 初始的股价都是 RM 1.00, 每股盈利同样为 RM0.10. 成长期为 5 年. 那么, 肯定的投资 B 会比 A 来的好. 看看下表:

即使是以相同 PE 来估值, 高成长的 B 公司股价总是高于 A 公司. 所以, 市场最终就会发觉 B 公司被低估. 而应有的 PE 应该是 20 倍, 也就是最后一年的股价为 PE x 20 : RM 0.207 x 20 = RM 4.14.
这就是为何高成长公司的股价都被投资者追高, 而且多数时候都高于市场平均. 比如大众银行的年复成长率为 20% 左右, 其股价也处于 PE = 20. KNM 的年复成长大约 35-40%, 因此本益比也高达 40 倍左右.
同样的情形, 为何中国股市会被追高, 就是因为 GDP 的强劲增长. GDP 增长也代表企业盈利的强劲增长. 如果中国股市的综指成份股保持 30-40% 的盈利高成长, 那么, 整体股市的本益比也将被拉低, 也就相对的目前便宜了.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 KLSE 虽然处于历史高点, 但还是比 1998 年的经济风暴前来得便宜的原因了. 98 年的金融风暴前, 隆股市的 PE 高达接近 30-40倍. 现在隆指数虽处于历史新高峰, 但其市场平均本益比才 19 倍, 比起来还相差一大半. 而且, 现今的隆股指数股, 很大部分的重量级股项是种植股. 以现在 CPO 如日中天的需求量, 加上原油价的高企, 种植股的未来盈利还是看悄. 只要有足够的成长动力, 隆股今年的本益比, 还是会被拉低, 或股票价格持续上扬的.
相比之下, 如果你因为害怕风险, 而选择购买 ASW2020 的政府债券, 你的所得将是固定的 7-9% 回酬. 而这回酬是不会增长的. 但, 如果你也看好种植股的未来盈利, 小心选择投资在相同于 ASW2020 PE 12.5 倍的股项, 你的投资也将因为种植公司盈利的增长而提升. 这道理就像, 你投资了一项政府的公债, 而这公债是会随着盈利增长而水涨船高. 如果, 你所选的公司每年盈利提升 10%, 那么, 你就像是买入初始报酬率为 8%, 而每年持续增长 10% 的公债. 所以, 你会选择那一个?
不要一味的担心风险, 担心风暴, 担心这, 担心那. 股市没有一天是晴天. 也不会天天下雨打雷. 做好功课, 提起勇气, 面对合适的风险, 才是理财的要诀. 如果你担心风险而把钱放在 FD, 那你倒不如尽快把它花掉. 因为, 通膨的风险已经在你不知不觉中, 将你的钱给贬值了.
套一句冷眼分享集里的看法: “钱的三种用途”
第一种: 存银行, 这是下策. 采用下策, 你注定一辈子平凡.
第二种: 花掉, 这是中策. 采用中策, 你享受了人生.
第三种: 投资, 这是上策. 采用上策, 你有机会成为富人.
所以, 从生意的角度来投资, 就不难明白为何优秀的企业, 其股价何以长期处于上扬的情况. 即使偶尔会因为突发情况而使股价下跌, 但只要公司基本面保持良好, 盈利持续稳定地增长, 最终公司应有的价值还是会反映在公司的股价上.
大众银行在 1996 年的金融风暴前, 上升到 4.64 令吉的高峰. 也在 1998 年的金融风暴中跌到 0.81令吉. 即使你很不幸的在 1996 年的高峰买进, 以十年来的红股加股息计算, 到目前为止, 你还是赚进了超过 500% 的利润! 但, 如果你当初买进的是被人炒起的烂股, 你就会血本无归了.
去年, 在联合动力还没完成合并从新上市之前, IOI 一度以接近 500百亿市值突破历来由国库控股的三大领头羊 “TMT” 的垄断, 成为有始以来首家华资最高市值的企业, 就是最好的证明.

(17) 为何投资股票?

要投资, 就需要本钱. 而最终目的就是要赚钱. 所以, 无论是进行何种投资, 都着重于投资的回酬率. 投资主要分为三种:
投资做生意.
投资房地产.
投资股票.
我不着重投资房地产, 是因为它所需要的资金很大, 而且不容易套现. 另外, 房地产常常会面对 “有价无市, 有市无价” 的跫镜. 往往被人忽略的还有付给银行的长期利息. 由于所须的资金庞大, 房地产就更加不适合像我这类型的普通打工一族.
那么, 投资做生意和投资股票, 何者的风险为高呢? 我认为做生意的风险更高.
股票会给人高风险的印象, 是因为:
太多人想赚快钱, 偏向于投机 (赌博).
股票买卖太简单, 快速, 以至散户买卖太过频繁, 手续成本倍增.
股市没有一天是风平浪静的. 好坏消息天天交替, 价格上下波动, 导致投资人天天看着自己 “身家” 上上下下, 提心吊胆.
在股市亏钱的人, 甚至倾家荡产, 在在多过赚钱的人.
其实, 股市每天的波动是怎么也免不了的. 就如巴菲特所说: “股市短期而言, 是一个投票机, 长期而言, 却是一个秤重机.” 股票价格短期的泼动, 没人可以预测. 但, 最终上市公司的本身的价值, 还是会体现在其股价上.
股票市场其实是一个非常伟大且公平交易的平台. 上市公司为了加速发展公司业务, 于是加发股份向公众筹资. 如果, 你觉得这间公司值得投资, 你只需要透过股票经纪下单买入, 无论你是白人, 黑人, 还是该公司的仇人, 都没有人可以阻止你买入而成为该公司的股东.
其实, 投资做生意有三种:
经营小本生意, 自己就是老板. 盈亏都要自己承担.
经营合股生意. 比如 5 个朋友合资, 每人平均就握有 20% 股份. 也算是大股东之一.
买股票, 成为上市公司的小股东. 参与上市公司的营运的生意.
以上三种都是投资做生意, 只是个别方式不同而已.
如果你投资一万令吉经营超市里的一间服装店, 你就是唯一的大股东. 合股生意, 你也是其中的大股东. 问题是, 如果公司经营不善, 或和股东意见不和, 或其它原因等等, 你很难退股. 因为, 你的公司不是上市公司. 如果, 公司欠债, 你同样要负责.
成为上市公司的小股东, 你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如果觉得公司不好, 就把持股卖了, 一了百了. 或是投资错公司, 即使公司因债务而倒闭, 也不会连累到你. 当然, 身为小股东, 你不能过问公司的经营权. 所以, 最好就是购买你有对公司管理层有信心的公司.
股票投资看似复杂, 高风险. 但如果你肯下苦功去研究, 去寻找, 它其实就是和你投资一盘生意的道理一样而已. 很多人还是会怕, 多数是因为缺少了一份 “踏实感”. 就像为何多数人觉得房地产比较安全的道理一样. 因为即使亏了, 还是有一栋建筑物在. (注: 买错地点的房地产, 还是会让你亏大本的. 就像买在 BUKIT BERUNTUNG 的店屋.)
投资最终目的是回酬率. 如果, 上市公司能够提供你所想要的报酬, 那你有何苦辞去原有收入的工作, 去创一门还不确定的生意? 与其创业你看好的行业而跟已成名的上市公司竞争, 倒不如把钱投资在那公司, 借由参与同样一盘生意来分享该企业的利益. 所以, 对打工仔而言, 如果想一面打工, 一面做生意, 最好的途径就是投资股票.
套用冷眼分享集的一段话: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份,买进一家公司的股份,就是投资于有关公司。很明显的,购买股份的风险,就等于有关公司的生意的风险。如果说买股票没有风险的话,那是痴人说梦话。大家都知道,做生意一定会面对风险。有赚无亏的生意,少之又少,即使用,当所有的人趋之若鹜时,这门生意的竞争激烈了,赚率会逐步下降,最后那些管理不当或资金不够雄厚的业者,会面对亏蚀,最后是被淘汰,优胜劣败,在商场中尤其明显。
既然买股份就是跟数以万计的陌生人合股做生意,则股份的风险,其实就等于生意的风险。所以,买股票的风险,不会比直接做生意的风险更高。因为你的股份所代表的就是企业的业务。企业经营成功,你的股份的价值跟着上升,企业经营失败,你的股份的价值跟着贬值。如果是企业一蹶不振,就好像整百家被列为PN4的公司那样,股份的价值可能是一文不值.”
所以, 投资股票的概念一定要正确. 股票短期的价值可能会因为市场的波动而价格脱钩, 但长期而言一定会反映出应有的价格. 既然投资股票 = 投资做生意, 那么你要投资前, 就要对这盘生意有所了解. 就像你自己要创业, 也要知道那行业的情况一样.
就像另一位前辈的分享: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公司的一切,例如公司的产品,管理层,盈利前景等等。换一句话 说,我们一定要先作好功课才可作出投资的决定。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要成功就要付出代价。如果我们认为我们不够时间去研究股票,那么我们压根儿就不应该买股票。其实每个人所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24 个小时,问题是我们如何去分配而已。人们通常优先处理重要的事务,如果你觉得投资赚钱是重要的,你就应该抽出时间来研究股票,如果时间真不足,你不需要深入研究所有的股票,只要专注以几只你想买的就可以了. 有时只 要集中买一种股票就够了,只要你有信心它真的能替你赚大钱.
买股票就是通过成为小股东来投资。即然是股东我们就要注重我们公司的业绩。如果公司赚大钱我们就可以买进或继续持有,如果公司亏大钱我们就要避开或尽快脱手。我们要注重的是股票的价值而不是股票的价钱。一间公司如果连年亏大钱股价就是两毛钱也不算便宜。一间公司如果连年赚大钱股价就算是十元也不算贵,这就是投资.”
更有些时候, 从我们日常生活中, 都可以发现优秀的投资标.
这是我本身一个真实的例子. 如果我没记错, 这发生在 2006. 当时, 我姐夫 email 给我, 告诉我, 他那天带小孩去 Giant 购物, 发现他女儿非常喜欢喝 Dutch Lady 的饮料 (我忘了哪一种, 应该是乳酪). 于是, 他隔天就买进 Dutch Lady 的股票. 收到今天, 如果加上收到的股息, 应该成长超过 100% 有余了. 我相信单单以 Dutch Lady 今天的派息率, 除以他购买时的价钱, 每年都可领取超过 10% 的股息了.
如果, 你觉得乳制品的生意好赚, 你想去寻找数千万的本钱来建厂, 开拓市场, 与 Dutch Lady 竞争呢, 还是直接把钱投资在已经年年赚大钱, 而且年年把盈利用来派发高股息与小股东分享利益的好企业呢?
如果, 你觉得原产品如棕油的前景一片光明, 你想高价收购种植地, 翻土, 播种, 再等个 5-7 年才开始有收成, 还是直接在股票市场买入价格合理的种植公司, 直接分享利益呢?
道理简单至此, 应该不难明白吧?
所以, 股票的投资理念, 就应该从基本面, 从做生意角度为出发点, 摒弃投机.

(16) 复利的威力

闽南人有一句话 “人两脚, 钱四角 (脚)”.
简单的六个字, 却说明了 “钱赚钱” 的威力. 如果, 你今天是打工皇帝, 月入超过五位数或六位数, 那么非常恭喜你. 证明了你的 “人赚钱” 本领非常高. 可是, 如果你不懂 “钱赚钱” 的威力, 你最终的总资产可能比懂得此道理的普通打工仔还要低.
请看下图. 这是在不同复利效应下所创造的不同回酬.

30 年的时间, 我们都有. 问题是, 你是否愿意付诸行动, 参与和实行这计划.
我的理想回酬是介于 20-30%. 而我要做的是, 寻找可以提供这类回酬的投资标. 很庆幸, 我找到了, 而且两年来的回酬还超过 30%. 有些人会认为可能是拜 2006/7 的牛市所赐. 不错, 的确如此. 但, 这两年里, 如果你选择错误, 你不但无法增值, 反而可能损失惨重. 所以, 勤做投资的功课还是唯一的途径. 即使我是打工皇帝, 如果我不懂得复利, 我相信我还是不可能创造出图中 30年后的数额. 虽然, 我不敢肯定我是否能通过投资来达到目的, 至少我看到了一个轻松可行的方法. 条条大路通罗马, 看你是如何取舍而已.
长期投资, 是一项沉闷, 而且毫无乐趣可言的过程. 所以, 纪律就是成败的关键.
以 20% 的回酬而言, 你需要 15 年的时间才能创造第一个一百万. 或许对有些人而言, 太久了. 于是, 可能还没达到目标前, 就开始取出钱享用了. 可是, 他们往往忽略了复利后期的魔力.
请再看看上图, 要创造第二个一百万, 你只需要接下来的 3 年时间!
是的, 只是 3 年. 比起开始时的 15 年, 足足缩短了 12 年!
再看看最后 5 年的复利, 它创造了惊人的一千万! 平均一年 2 百万!
所以, 千万记住, 复利的威力是在后期. 这是马拉松赛, 不是百米冲刺!
整个过程, 就只需要保持长期的每年投资 12,000 或每月 1,000 的储蓄和平均 20% 的回酬. 这就是你要做的功课. 相信每年都有加薪吧? 那么, 初始可能比较吃力, 但只要持之以恒, 就会越来越轻松. 即使到十几年后, 你不再投入新的资金, 也不会对后来的总资产有重大的影响. 因为你已经扎稳了根基, 懂得如何 “钱赚钱”. 到最后, 借由复利所创出来的总资产, 根本就是我打几辈子的工, 都无法储蓄到的金额!
明白了复利的奥妙, 你就不难想象为何有钱人总是越来越有钱, 而且他们赚钱总是特别容易轻松. 就像十年前的经济风暴, 很多亿万富豪都受重创. 但, 时至今日, 他们重新爬起来的速度, 比任何人都快, 甚至轻轻松松的让财富比起97年风暴前更增加了几倍.
试想想, 为什么政府在新经济政策里, 要限定土著的股权必须提升到 30%? 就是因为, 通过分享优良企业的利润, 是其中一个最有效, 最快速提升土著经济地位的方法.

(15) 记一次卖股的痛

2006年, 当我学会基本面的分析后, 就积极的在 KLSE 千多只股中, 找寻 “沧海遗珠”. 当时的指数处于 1,000 点左右. 那时, 原产品还没发威. 我觉得 1,000 点是处于满高水平. 所以, 比较安全的投资, 就是寻找股价低于内在价值的标. 这样, 以守为功, 比较安全.
那时, 房地产正处于低潮. 很多优质公司的估价都被严重低估. 所以, 直觉告诉我, 只要小心选出股价被严重低估, 现金雄厚, 零负债, 净利率高, 而且长期保持盈利的公司, 就能有所斩获. 这条件看似苛刻, 不过, 只要用心寻找, 还是有的. 投资的先决条件就是不要亏本. 所以, 宁愿抱着资金, 也不要盲目投资.
终于, 给我找到我理想的投资标. 也就是后来我蒲种新屋的发展商 – PLENITUDE.
当时, PLENITUDE 的股价长期徘徊在 RM1.30 – RM1.45 之间. 而我, 在经过千万考量过后, 就在这个价钱之间建仓. 当时, 我投入的资金, 差不多是我总资金的 70 – 80%, 连我太太都问 : “那差不多是我们的整副身家, 你真的那么有信心?”
我告诉她, 我对 PLENITUDE 的分析.
PLENITUDE 的股本为 135 万股, 每股 RM1.00. 从 2003 年上市以来, 盈利都保持稳健成长. 而且, 净利率每年都保持高达 25% 左右. 在产业界, 算是数一数二的高赚幅股. 当时, 我平均买入的价钱为 RM1.43. 我是这样分析给她听的:
购入价 : RM1.43, 相等于以 RM193 mil (RM 1.43 x 135 mil) 买入整间公司.
PLENITUDE 在 2006 的净利为 RM 52.35 mil.
初始回酬 : RM 52.35mil / RM 193mil = 27%
PE 才处于 3.69 倍的超低价.
公司拥有净现金高达 RM104 mil, 相等于每股 RM0.77 (RM104mil / 135mil).
也就是说, 我们实际是以 RM89mil (RM193mil – RM104mil) 买进净利为 RM52.35mil 的公司! 一个不到两年就可以回本的生意!
再看看公司的资产. PLENITUDE 是房地产公司. 拥有大批的地库于吉打, 槟城, 蒲种, 白沙罗, 和柔佛 TEBRAU. 而柔佛的地库更是处于经济特区. 而且, PLENITUDE 已经脱售一块地皮于 JUSCO, 和与 TESCO 签署长达 30年的租赁. 这一批地库都是在 90 年代购入, 至今还没被重估. 当时, 以 90 年代的估值, 这一批的地库就已经价值超过每股 RM3.00. 现在重估, 保守估计, 已经超过每股 RM4.50.
所以, 我们付出的实际成本为每股 RM0.66 (RM89mil / 135mil).
总结是, 我们的买价虽然是 RM1.43, 但实际是以 RM0.66 买进价值 RM3.00 (还没重估) 会长期增值的资产 (地皮), 而且每年的每股盈利 (EPS) 是 RM0.39 (RM52.35mil / 135mil). 公司完全没有负债, 根本不必担心经济问题.
由于 PLENITUDE 过往的成绩是大越按年成长 7-10%, 股息大越 3.5%. 所以, 我给了它一个保守的估价, 就是 10倍的 PE. 如果, PLENITUDE 来到 PE 10, 股价就是 RM 3.90 (PE x EPS)!
因此, 她也放心让我买入.
可是, 当时的我, 坦白讲, 信心还是不足. 还是会担心自己看错.
买入后的第三个月, PLENITUDE 终于发飙了. 第一次来到 RM1.76. 我很高兴自己的判断. 可是, 过后, 它又慢慢退回至 RM1.40 的水平. 我很纳闷, 很奇怪倒底什么问题. 这时, 它的第三季度财报出炉了. 营业额和净利都稍微下降. 于是, 我提起勇气, 写了一封信, 提出几个问题, 传真过去 PLENITUDE 总部, 给它的 Corporate Affair Secretary. 隔天, 那秘书真的打回电话给我. 为我一一解答.
那是我第一次, 真正以小投资者身份来提问. 真的让我感觉到认真投资的意义. 那一次的经验过后, 我就时常以股东身份, 打点话去我投资的公司询问问题. 即使是还没投资, 只是想了解那公司的状况, 我都会打去问. 坦白将, 这真的很有效. 同过交谈, 你可以感觉到, 优质公司的回答真的很专业. 从这点, 帮了我很多, 来评估公司对股东的重视程度.
在那交谈中, 我记得最清晰的是我对 PLENITUDE 应该如何处理手上多余的现金的建议.
“从贵公司的财报, 很明显的根本不需要如此多的现金来维持日常运作. 保守估计, 公司可以拿出大约 RM20mil 来当股息派给股东, 也不会影响运作. 是否有考虑过呢?”
“哈哈, Mr. Chan, 你的分析和建议非常仔细. 如果我们没有进行任何土地的收购, 我们一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 真的非常谢谢! 另外, 我想告诉你一个我们的经验. 在 2005 年, 我们竟标槟城 Batu Ferringi 的一块土地. 我们以低于当时出价者 15% 的价钱赢得那块土地. 原因就是我们现金充足, 可以用现金购买. 而对方却以十年分期付款方式. 这就是为何董事局保留一定的现金. ”
当时的我, 真的对她完全的折服. 因为, 她充分展现对股东的尊重.
另外, 我还特地去 PLENITUDE 蒲种的 Office 询问它的职员. 他们告诉我, PLENITUDE 的花红很慷慨, 大约 4 个月. 这更加增添我的信心.
可是, 千错万错, 就错在我信心的动摇. 因为, PLENITUDE 的第四季度财报再次稍微下滑. 但是, 很明显的, 管理层接受了我的建议, 提升了股息. 我在它派息之前, 在 RM1.60 左右, 全数卖完.
接下来呢? 派息过后, PLENITUDE 开始受到追捧, 股价一路往北 . 业绩也开始回弹. 2007 更宣布增加派息 50%. 比起 2005 年的派息, 足足增加超过一倍! 而股价真的来到最高的 RM3.40 左右, 也就是接近 10倍的 PE!
我因此要自掏腰包给新屋的头期. 我的新屋就是 PLENITUDE 的屋子. 哎…
我写这贴, 不是要炫耀什么, 是要用来警惕我自己, 不要再犯同样的错.
选对了股, 就是考验耐心的时候!

(14) 涨, 涨, 涨!

概括这两个星期的报纸, 差不多每天都看到不一样的行业, 价格是属于被控制或不被控制也好, 都在放话喊涨. 如果再不涨价, 生产成本太高, 不是没有利润, 就是要面对亏本. 面包, 钢铁, 洋灰, 煤气, 奶粉, 快熟面, 等等. 每样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 都要求涨价. 看着国际油价的飙升, 很肯定的, 明年政府在无奈的情况下, 还是会调高明年的汽油零售价. 好运的话, 可能它还会拖延至大选过后.
油价的飙升, 也带动各类原产品价格的飙涨. 大豆油, 橡胶, 棕油, 大都涨至历史新高. 如果你有看我之前的分享贴 – “IOI 老板一年前的致词”, 那么你就不难明白为何各类食品都将会陆续涨价.
话说回头, 每次的通膨, 政府都会放话, 确保商家们不会乱起价, 确保通膨处于温和阶段, 不会对斗小市民造成生活负担. 问题是, 你信吗? 政府真的控制的了吗?
让我们回归基本面的分析.
原产品的高涨, 造成能源涨价, 原料涨价. 相对的, 工业成本提高, 运输成本上升. 这些连带的效应, 商家或企业都不可能独自承担. 为什么? 简单一句, 杀头生意有人做, 亏本生意无人问.
企业的存在, 就是要赚钱, 才能对股东交代. 如果不能把成本转嫁, 那么企业可能面对亏损. 即使不亏, 肯定赚幅跌了, 股东要跑. 股东退股, 企业就会面临资金短缺, 经营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 唯一的方法就是转嫁成本给消费者, 也就是起价!
那, 政府管的了吗? 比如, 钢铁, 面包, 洋灰, 米. 这些都是属于政府管制顶价的物品. 如果, 政府坚持不给起价, 那钢铁业者就卖出海外, 国内的建筑材料就面临短缺, 工程也会停顿. 其它行业, 如果不调高顶价, 无利可图, 就相继关闭. 企业不能生存, 人民就会失业, 国家税收就会减少. 没有资金, 如何能推动发展?
最终, 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苦的, 就是斗小市民的我们. 薪水的涨幅永远都追不上通膨! 那么, 最终只能 “节流”. 问题是, 绑紧腰带过日子, 能够挨多久? 越挨, 钱越小, 购买力越少. 所以, 一定要学会如何 “开源” 才是长远的解决方案! 只有通过 “开源”, 你才不会被逼要降低你现有的生活水准, 这样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做钱的主人, 不是奴隶!

(13) 分享 -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5 项投资逻辑:
1. 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 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人; 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投资人, 所以我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2. 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重要.
3. 一生追求消费垄断的企业.
4. 最终决定公司股价的是公司的实质价值.
5. 没有任何时间适合将最优秀的企业脱手.
12 项投资要点:
1. 利用市场的愚蠢, 进行有规律的投资.
2. 买价决定报酬率的高低, 即使是长线投资也是如此.
3. 利润的复合增长与交易费用和税务的避免使投资人受益无穷.
4. 不在意一家公司来年可赚多少, 仅在意未来 5-10 年能赚多少.
5. 只投资未来收益确定性高的企业.
6. 通货膨胀是投资的最大敌人.
7. 价值型与成长型的投资理念是相通的. 价值是一项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而成长只是用来决定价值的预测过程.
8. 投资人财务上的成功与他对投资企业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9. “安全边际” 从两个方面协助你的投资: 首先是缓冲可能的价格风险; 其次是可获得相对高的权益报酬率.
10.拥有一只股票, 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 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 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择.
12.不理会股市的涨跌, 不担心经济情势的变化, 不相信任何预测, 不接受任何内幕消息, 只注意两点: 一, 买什么股票; 二, 买入价格.
8 项投资标准:
1. 必须是消费垄断的企业.
2. 产品简单, 易了解, 前景看好.
3. 有稳定的经营史.
4. 经营者理性, 忠诚, 始终以股东利益为先.
5. 财务稳定.
6. 经营效率高, 收益好.
7. 资本支出少, 自由现金流量充裕.
8. 价格合理.
2 项投资方式:
1. 卡片打洞, 终身持有, 每年检查一次以下数位:
一, 初始的权益报酬率
二, 营运毛利
三, 负债水平
四, 资本支出
五, 现金流量
2. 当市场过于高估持有股票的价格时, 也可考虑进行短期套利.

(12) 现金流 – 真的这么重要吗?

Free Cash Flow – 现金流, 倒底有多重要? 对个人, 家庭, 甚至企业, 倒底有多大影响力?
现金流, 代表的就是一个阶段的财务收入与支出的情况. 是正数还是负数, 就取决于你如何理财. 而金融机构, 在考量是否借贷给贷款者时, 看的最重要的就是现金流表.
就以个人和家庭而言, 当你向银行申请贷款要买车或屋子时, 银行一定会审核你的财务状况, 看你是否还有其他负债, 总收入是否能够应付供款. 通常, 都是以不超过总收入的 1/3 为基础.
在个人理财方面, 如果你明白复利的效应, 就应该知道, 重点不在于你的收入多少, 而是你是否有财可理. 如果你月入 RM10,000, 却每月支出 RM11,000, 那么你的现金流就是负 RM1,000. 如果现金流是负数, 哪里还有多余的财可理? 相反的, 如果月入 RM3,000, 而只花费 RM2,000, 那么这多出来的 RM1,000 就是正数的现金流. 所以, 请记住: “你赚的一块钱, 不是你的钱. 你储蓄的一块钱, 才是你的钱.”
从企业角度, 一间企业无论多么厉害赚钱都好, 也要看它是否能把所赚的钱留住. 如果, 公司每年都要花很大笔钱来进行维修保养, 或提升设备来维持竞争力, 那么可预见的, 这类型企业将很难把赚的钱给留住. 如果留不住, 那股东怎么可能受益呢? 就好像我之前所提到到亚洲航空公司的生意模式就是一个例子. 相对的, 如果一间公司不需要大量开销, 还是能年年赚大钱, 这类公司就是非常理想的投资标了. 试想想, 麦当劳几十年如一日, 卖的就是汉堡. 未来几十年, 你觉得它会转型吗? 或者应该问, 它有需要转吗? 如果你是这家企业的老板, 你会吗? 根本不需要! 它只需要在更多策略性地点, 开更多的分行, 钱自然滚滚而来, 还可以随着时间, 享受着分店资产慢慢的增值. 这就是它的成功之道.
那么, 如何计算现金流?
以个人或家庭而言, 就是 : (实际收入+资产收入) – (实际支出 – 负债支出) = 现金流. 这就是 “富爸爸” 书中的现金流表. 负数的现金流, 会让你生活在重大的经济压力下, 会让你入不敖出. 所以, 正确的现金流的掌控, 就是个人成功理财的根本. 你一定要懂得分辨, 什么是资产, 什么是负债, 什么东西会贬值, 什么会增值.
至于企业, 看的就是 Cash Flow Statements.
Free Cash Flow = Net Cash Generated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 Net Cash Used In Investing Activities.
在考量 Operating Activities, 最好要特别注意折旧率 (Depreciation). 如果折旧率超高, 就要小心. 这可能代表这间公司的资产价值贬值得很快. 比如航空业, 高科技制造业等. 高科技制造业必须要追得上高科技的发展, 所以, 机器的寿命很可能很短, 也因此贬值得快, 公司也就必需投入大笔资金来购买新机器才能跟得上发展趋势. 而亚航则需要花费很大来保养飞机. 这些年资本支出就会记录在 Investing Activities 里的 “Purchase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而且, 这也是最有可能 “做手脚” 的帐目. 所以, 最好尽量避开这类型公司. 反正, 优秀的公司多的是, 何必冒这风险?
当然, 不是所有在 Investing Activities 里都是不好的. 也要看个别情况而定. 比如一间公司常年的现金流都很稳健, 忽然有一年在 Investing Activities 里出现很大的开销, 那么就要了解是用于什么用途. 比如, 房地产和种植公司有时会进行收购土地以供长远发展. 又或是像 KNM 用于收购相关的企业来扩大版图. 这就另当别论了.
总的来说, Free Cash Flow 越强越好. 这代表企业的盈利很稳定, 相对的, 资本支出也很少. 这样, 公司赚的钱才能留得住, 股东才能受惠.
再拿 Air Asia 和 McDonald’s 来做比较. 很明显的, Air Asia 无论是在人才训练, 机师培训, 员工薪金, 飞机保养, 简直每一方面的资本支出都是天文数字. McDonald’s 十年如一日, 卖的都是同样的产品, 机器永远不会过时, 而且机器成本和保养费都相对的低, 员工薪金更是不需担心, 也不用担心像 Air Asia 的飞机师随时用跳槽来要挟更高薪. 而且, 麦当劳的市场是全球的 60亿人口, 市场之大更非亚航能比.
那么, 大马的上市公司, 是否有像麦当劳类型的? 肯定有. 只要你肯下工夫去找. 但是, 你可不能要求其规模, 品牌, 营运方针会像麦当劳这么强. 只要, 它能在本土或这个区域立于不败之地, 就已经足够让你享受资金的成长和复利的效应了.
题外话, 忽然想起在刚看完的 “岁月风云” 里, 爸爸对华振邦的一席训话:
“你说, 中国的包子好吃, 还是西方的汉堡包好吃?”
“当然是中国的包子好吃啦!”
“那么, 为什么汉堡包可以卖遍全世界, 而中国包子却不能?”
这就是企业理念所致.

(11) 渡晚年 有尊严 - 冷眼

人的一生,大部份时间活在不自由中。孩童时期,受父母约束。学生时代,受师长严管。完成学业,投入职场,受老板指挥。受雇於人,在上班时间内,你没有支配你的时间的自由。当然,你获得了应得的酬劳--薪金和福利。由25岁至55岁,是你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为了生活,你把这段时间,卖给了老板,你根本身不由己。人生如甘蔗,被榨了30年,蔗汁榨干了,人老力衰,有如蔗渣,没有被利用的价值了,只好向职场说“拜拜”。这就是人生的现实。这就是现实的人生。失去自由30年,退休后,你庆幸,你重获自由了。在为生活打拼的岁月里,有许多事,你想做,无法做到。退休后,你自由了,可以随心所欲,实现你的心愿了。例如你想什么时候看书,什么时候睡午觉,由你自己决定,没人会干涉你。名山大川,在过去,心响往之,却不能去,因为没有时间。退休后,想去就去呗,别人管不了你。是的,你自由了。但是,很不幸的,这份自由,这福份,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享受得到。要享受这份自由,必须具备一些条件。无“老本”无自由其中之一,就是你要有“老本”。没有“老本”,自由不属於你。工作了30年,你的薪金加到了顶点,你从收入最高,到突然完全没收入,是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但是,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天天还是免不了。是的,儿女长大了,自立了,屋子和汽车供完了,人生的财务担子减轻了。然而,医药费增加了,应酬费仍不能少。虽然油价天天涨,汽车还是要用的。还有种种意想不到的,不大不小的开支--老友的聚餐费、孙子的生日礼物、红白事的礼仪……还是不能免。过去月入5千,开支4千,绰有余裕,你感到轻松愉快。现在收入零蛋,即使开支降至2千,还是一种压力。有限的公积金和积蓄,坐吃山空,恐怕不到几年就化光。伸手向儿女要钱吗?现在百物腾涨,初入职场的儿女,收入有限,每月捉襟见肘,即使能勉强挤出一些给你,也只是一、两百令吉,杯水车薪,於事无补。不是儿女不孝顺,而是他们也面对生活的压力,自顾不暇呀!每当你想到,你可能活到85岁,还有整整30年的日子要过哩,你要面对30年通货膨胀的开销。想到这些,你不寒而栗,在用钱时,根本不敢轻举妄动。不敢轻举妄动,等于自我设限。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什么开销都要精打细算。换句话说,你重新失去自由。而限制你的自由的,不再是你的老板,而是你自己。你再失自由,是因为你没有享受自由生活的条件。这就是关键所在。要过自由的生活,你必须具备一个条件:“财务独立”。“财务独立”就好像国家独立一样,几事能自己当家作主。“财务独立”的定义是:你在退休后,仍能保持最后一个月薪金的收入。不但能保持,而且还有能力每年给自己“加薪”,以抵消通货膨胀的侵蚀,保持你的生活素质。不但要保持生活素质,而且应该加以提高。因为你对社会作了30年的贡献,理应获得更高生活素质的补偿。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财务独立”就是你有足够的财力,去过你理想的退休生活。“财务独立”使你在晚年,不至成为儿女的负担,反而有能力作他们的后盾,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在事业上,勇往直前。你是“化作春泥更护花”。有“财务独立”,才能做到“人到无求品自高”。有“财务独立”,晚年生活,才有尊严。对“财务独立”,你梦寐以求吗!如果是的话,那么,你必须由现在起,就全力以赴,学习投资。单靠薪金收入,你不可能在退休后达到“财务独立”。努力储蓄,只是走向“财务独立”的第一步。如果你把钱长期摆在银行,即使你缩衣节食,拼命储蓄,也不可能达到“财务独立”。3.5%的存款利息,无法使你的储蓄,发挥复利增长的魔力,把你推向“财务独立”的水平。现在就学投资

(10) 旧钞票的骋思 - 冷眼

三十年没去台湾了。最近怀着“走一走,看一看”的心态,去了台北一趟,逗留了五天,吃了不少地道的台湾小吃。临行前,打开文件柜,无意间发现藏有一万元的旧台币,是三十年前去台湾时留下的。放在柜底三十年,现在重见天日,决定带去台北。到了台北,向酒店询问,都说这些旧钞票已不能用了,但可以到台湾银行去换新钞票。从台湾银行出来,摸着袋里的一万元新台币,我的思绪宛如一匹野马,驰骋在时光的旷野上。三十年,这个数字真不简单。假如一个人在25岁时完成学业,投身职场,工作到55岁退休,刚好是三十年。过去的三十年,是通货膨胀肆虐的时代。根据留学台湾的老同学,三十年前只要几元就可吃到一碗不错的牛肉面,现在要整百元。货币已贬值数十倍。在马来西亚,三十年前几角钱就可以买到一碗云吞面,现在要几令吉。如果你把钞票,放在保险箱中,三十年后拿出来消费,只能买到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同样的东西。三十年前,吉隆坡孟沙区的屋子,只卖一万余令吉。同样的屋子,现在以四、五十万令吉转手。钞票越来越不值钱,如果你以收藏钞票来防老的话,到退休时恐怕要喝粥水度日了。如果在三十年前,我把一万元台币,换成二千令吉马币,然后购买二千股的云顶(Genting, 3182,主板贸服股)、马银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其中一家的股票,现在已增值至数十万令吉,足以抵消货币贬值而有余。当然,现在已很少人长期收藏钞票了,人人都把钞票存入银行,赚取利息。尽管所赚取的利息,少得可怜,但人们不介意,因为钱存银行最安全,他可以高枕无忧。但他忘记了,大马每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5-6%,而定期存款的利息只有3.5%,存放一年,等于价值损失了2-3%。存得越久,损失越大。要抵消这种损失,唯一的办法,是以钱赚钱,赚取比银行利息更高的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习投资。这样才能保住钱的价值。问题是回酬与风险成正比例。回酬越高,风险就越大。要赚取比银行利息更高的回酬,就要冒比银行存款更高的风险。所有投资,都有风险。但是,投资的回酬,往往比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高数倍,甚至数十倍,数百倍。所以,值得我们去冒险。打工仔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你再也没有支配你的时间的自由。要争回你的自由,你首先必须具备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能达到“财务独立”或是“财务自由”。有了这个条件,你才有办法摆脱生活的枷锁,过你喜欢过的生活,不必看别人的脸色做人。学习投资并非唯一,却是一条大多数人都可以达成“财务独立”的途径。投资不限于股票和房地产,还有许多别的途径,但股票和房地产是大多数打工仔都可做到的投资管道。理财盲比文盲可怕“理财盲”是大部分打工仔一生贫穷的一个主要原因,比“文盲”更可怕。有一些文盲,天生具备投资的头脑,反而能白手起家,挤身于富豪之林,已故丹斯里林梧桐和已故丹斯里骆文秀都是典型的例子。反观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理财盲”,在贫穷中打滚一辈子,可见文盲不可怕,“理财盲”才可怕。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打工仔要冲出贫困的桎梏,就必须花时间和精神去学习理财,学习投资,而且越早开始越好。在尽心尽力做好你职责上的工作之后,把工余的时间,全部用在思考、学习、研讨投资上,不要浪费在没有生产性的活动上。“少小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这两句话实在老土到令人作呕,却是至理名言。学投资,现在就开始。

(9) 终于还是购入 “联马”

今天, 终于以最高价购入联马. 这是第五家我买入的公司, 也是我组合里的第三只种植股. 这和之前的两只有点不同, 它是唯一我直接买入的种植公司, 其它两间是间接性持有的.
其实, 我已经留意这股很久, 可是就迟迟不买. 因为我已经通过 “陈先生” 的投资组合, 间接持有它. 但是, 看着它如此表青的成绩单, 相对便宜的估值, 和未来的成长动力, 终于还是买入了.
既然买了, 就做个简单评估, 也好当个记录.
无独有偶, 这也是和另两只一样 --- “老人股”. 以目前原产品的走势来看, CPO 的价钱应该还会持续高企. 这对种植鼓肯定是正面的. 而个别种植公司除了可以从价格受益之外, 要提升更高的盈利, 就取决于棕油树的树龄, 是否还有多余地可种, 和 CPO 的产量. 看看“联马”, 多数都是成熟的树龄, 所以 CPO 的产量就成长了 21%. 另外, 良好的管理也使得它的每公顷产能达到 23.06 吨, 高于市场平均.

今年四月, “联马” 又收购了新的种植地. 其中, 有一部分已经有种植了. 肯定的, 一定会在接下来的日子贡献集团盈利. 看看它最新的财报, 就是最好的解答了.

接着, 当然也要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 才能更清楚值不值得投资. 首先, 看公司的现金状况. 从这里可以清楚看到公司的现金明显提升了.

再者, 看看公司的债务. 公司处于超底债务水平, 而且完全没有任何长期债务. 简单来讲, 这是一只现金牛. 根本不必担心经济风暴.

从 CASH FLOW STATEMENTS, 可以看出, 公司不必花费很大的资本支出来维持盈利. 所以, 公司将会保持很高的净现金流. 当然, 最后就是流入股东的口袋啦.

分析了这么多好处, 是不是觉得应该给很高董事费呢? 很惊讶, “联马” 的董事酬劳并不高. 最高的才 RM250,000. 比起有些上市公司, 不但不赚钱, 董事费还高达数百万, 是不是很可怜他们呢?

“联马” 的票数为 134,005. 最新一季, 它的银行存款再次提升至 RM 150,735. 从它的财报, 可以看出它根本不需要高资本来维持盈利, 更没有高负债. 可以说, “联马” 即使将这笔钱完全退回给股东, 它的运做还是没问题, 盈利还是照旧. 那么, 这笔钱是多少? 也就是相等于每股 RM1.12! (RM 150,735 / 134,005 Share = RM 1.12 / Share)

看看它最新季度的 EPS = 0.207. 如果将它年化, 就是 (0.207x4 = 0.828). 以每股 RM7.75 买进, 在扣除每股现金 RM1.12 后, 你实际付出的是 RM 6.63 的买价. 也就是买在 PE = 8 倍. 低于平均种植股的 20 倍 PE 估值. 而它的盈利还有很好的成长空间. 如果它的估值来到平均 20 倍, 它的股价就是 20 x 0.828 = RM16.56 了!

(8) Air Asia : 一个朋友的提问



很开心,因为,终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提问关于股票. 我花了一个早上的时间,仔细的分析了 Air Asia. 虽然, 他只是问如何从年报计算 ROE. 我还是长篇大论的分析了整家公司给他. 希望, 不会被他嫌弃. 哈! 既然分析了, 那就无妨把我的心血给贴上来, 做个记录也好

Here are some good points:
Revenue growth by 49.7% - Excellent!
Cost of sale – Well controlled.
Gross Profit – Up by >80%, excellent!
Other operating Income – Up significantly, excellent! BUT, be careful, it did not stated clearly what is income, from where? So, I doubt the management trying to hide something which does not want to let investor know.
Admin Expenses – reduce significantly, excellent! (Note: Admin expenses including staffing cost. So, when u study this, you need to confirm if the company retrench peopl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xpenses. In this case, Air Asia did a good job, bcox they did it by reducing general expenses, not staffing cost. Look at it’s Note 6 explanation as below.)



Now, come to analyze if Air Asia really doing well.
From it’s Income Statements:
Other operating expenses – increase from 73 to 177. Also, it did not clarify what is this. Same like the point 4 above. So, if the company trying to do “something”, how can you check on it?
Profit Before Tax & Profit After Tax. Be extra careful on this. You need to find out why Air Asia’s PAT is higher than PBT? Normally, PAT should lower after tax deduction. But Air Asia is opposite. Hehe… see the hints… That is because of “Deferred Taxation” which amounting to 225M. What is this? Look at Note 28…




So, what does it means? Air Asia can either enjoy this incentive until 30 June 2009, or after it has fully utilized the total incentive been allocated. So, how much is the incentive, sorry.. I dun know where to find it. BUT, if you read it carefully, it said that “60% on qualifying expenditure incurred”. Think about it’s biz. Air Asia most valuable asset is aircraft. Aircraft expenses is super high, either buying a new one or maintenance cost. So, I guess, the incentive will be fully utilized very soon. Then, what will happened? Hehe… of course, you will not able to see such huge “Deferred Taxation” any more. And this will hit it’s bottom line of NET PROFIT. Secondly, bcox of tax incentive, if you look at it’s reported tax, ONLY 5,118 vs PBT of 278,049. Normal company tax is 26%. Air Asia only paying 1.8% because of it’s tax incentive status! As stated in it’s report, you know this incentive is not going to be last long. So, you can easily imagine what will happened to it’s net earning after considering no “Deferred Taxation” and need to pay 26% income tax! Got it?? So, dun trust on it’s reported EPS! Do your own judgment!

Now, look at it’s Balance Sheet:
In Non-Current Assets, under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you can see it has been increase tremendously. I believed this is their investment in buying new aircraft. So, you can easily imagine, to maintain or growth it’s biz, air line companies needs to pump very huge CAPEX. Do you like this biz model?
In Current Assets, everything looks fine. Especially in “Deposits, cash and bank balances”, it increased from 425,641 to 595,243. Looks excellent, right? This $$ is belongs to shareholder le.. if you run a biz, of course you want to see you bank balance increase ma.. correct not?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When biz earned $$, only bank balances will increase ma… But, but… be careful, you can not judge this way. You need to find out where is this $$$ from? Then you have study it’s Cash Flow statements. Will explain to you later, when we go to Cash Flow. Remember this, very important point!

Look at it’s Non-Current Liabilities. (This means long term loans). “Borrowings” increase from 787,276 to 2,303,488. Haha… see… Now you got some ideas why it’s piggy bank cash increase? Dun border about that 1st. Let’s do some exercise. Remember, when you invest in it’s share, means you are the shareholder of the company, you are also the TAUKE like Tony, just that you are small TAUKE, he is bigger one la… So, company earning, is your earning; company money is also your money; company’s DEBT is also your debt! Now, look back YOUR company’s “Profit from operations” (I dun use Net Profit, bcox of the Tax Incentive issue). Is ONLY 278,851. ASSUMING this is your net profit (remember, you actually need to pay 26% income tax), how many years for you to pay off the long term debt? 2,303,488 / 278,851 = 8.26 years!!! This has not taking interest that you need to pay to bank of the amount of borrowing yet! So, do you like to join them?

Now, come to Cash Flow Statements:
Look at CASH FLOW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under Depreciation. This is the depreciation for fixed assets. In this case, majority should come from aircraft. Increased from 71,066 to 175,366. With the new purchased of aircraft, I believed Air Asia next year’s will be even higher.

Look at CASH FLOW FROM INVESTING ACTIVITIES, under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 Additions. This usually indicate a company’s investment in new machine OR machine maintenance COST. Be careful, an ideal biz is with very minimum CAPEX on this item. Air Asia assets is aircraft. How much do you think for aircraft maintenance? Hehe.. got it? Dun ask me, I also dun know. I only know is very very very expensive. Look at the number, increased by double! And, this eventually give a big impact on “Net cash used in investing activities” – total of 1,942,712!!! The “Net Cash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only 595,120. So, how Air Asia can support such huge CAPEX? The answer is in CASH FLOW FROM FINANCING ACTIVITIES!

Look at CASH FLOW FROM FINANCING ACTIVITIES, under “Proceeds from borrowings” – total of 1,803,306! So, now you should understand why Air Asia bank balances can increase. It’s purely from borrowing – means long term DEBT! When you borrow money, you need to pay back with INTEREST, right? Now, look at “Repayment of borrowings”, increased from 118,296 to 301,357! With the drawdown of new borrowing – 1,803,306, you can easily predict that next year Air Asia got to make much more repayment! The “Profit from operations” only 278,851, need to use to support CAPEX, bank interest and repayment, mana cukup…. So, if not enough, what will Air Asia do again? Keep on increase borrowing loh…
When this happened, don’t forget that Air Asia will have to pay higher and higher bank interest!! How high is it? Look at it’s 2008 Q1 quarterly report, you will get the answer.
In Note 9, you can find 2007 full year bank interest. As you can see, 2007 compared to 2006, already increased from 21,342 to 104,016!!!
And, what happened to Q1, 2008, look at it:
Only in Q1, the interest cost is already 40,493! So, if full year, how much? = 40,493 x 4 = 161,972!!! Another 60% cost increase, JUST on bank interest. Not finish yet… look at Q1, 2008 depreciation:
Look at the trend, 2006 – 71,066, 2007 – 175,366, Q1 08 – 63,776 or (63,776 x 4 = 255,104 full year 2008)!!! Do you like this? Secondly, look at maintenance cost or CAPEX in Q1-08,
Another huge increase! Which translate into full year of (776,717 x 4 = 3,106,868). Again, 3 years trend: 1,261,993 (2006) > 2,959,817 (2007) > 3,106,868 (2008). So, with such huge CAPEX, do you think what Air Asia will have to do? Yeah… borrow more $$$. Now look at it’s borrowing in Q1-08. From it’s Q1-08 income statements, it’s long term loan shows:
Another increased!! Now, look at it’s Q1-08 Cash Flow from Financing Activities:

Just in Q1-08, Air Asia raised another term loan of 655,867!!! Bila baru boleh habis bayar DEBT???
So, do you still interested to know what is Air Asia’s ROE??? Haha… I bet you will run away….
Anyway, ROE = Net Profit / Shareholder’s Equity
Based on Air Asia’s FY2007 report,
Net Profit is = 498,057
Shareholder’s Equity = 1,661,842
So, ROE will be = 29.97.
Wau, incredible! But, but… remember, the Net Profit is with tax incentive of 225,126 and much much lower Tax Rate of 1.8% compared to norm of 26%.
And, most importantly, in high DEBT company like Air Asia, you should not rate is GOOD even with high ROE. Because, you have not consider it’s long term loan of 2,303,676. You have to access this type of company from many other aspects. And, if you would like to understand it’s “REAL” return, a more conservative way is to judge it based on Return on Total Assets, which will take the debt into consideration as well. This is much safer way to understand if this biz is worth to invest.
Overall, high CAPEX industry normally is not worth for investment. Like air line industry, car manufacturer and etc. Because it needs huge capital to support such business. If Air Asia want to growth, it has to introduce more route to worldwide. By doing so, it MUST buy more airplanes. Indirectly, CAPEX go up, maintenance cost go up. And as you know, aircraft just like our car, the value will depreciate like hell. Unlike property company, they are holding vacant land. Land will appreciate over time. Just ask yourself, if you are the boss, would you prefer your assets’ value keep on increasing or decrease?
No doubt Air Asia is very successful in getting public using their airline and the number of passenger keep increasing. But, think of it different way. Why people choose Air Asia? Purely because of cheaper air ticket, NOTHING else! So, meaning to say, Air Asia is operating in PRICE war business. How far can it sustained? Furthermore, the oil price is so high, how much can it pass on to consumer? Think this way. If tomorrow Air Asia increase higher price, people can deferred their mood of traveling, until the package become more attractive, right? Because traveling is not a MUST expenses, it is purely on people’s NEEDS or DESIRE.
Look at milk powder, like Nestle, Dutch Lady and etc. When the raw material increase, they also announced price increase. Do they worry about losing customer based? They don’t. Because, parents still need to buy milk to feed their babies. That is a MUST. When rubber price increase, what happened to car tyres manufacturer? They just pass down to consumer! Because you can put yourself to safety risk if your car tyres already botak.

(7) 现金流 – “富有的穷人 VS 贫穷的富人”

在 “富爸爸” 一书中, 除了 B-I-S-E, 谈多的就是现金流.
在相继有了越来越大的负担后, 才充分了解现金流的重要性. 我在决定要买第二间屋子时, 尤其重要. 把现金流, 算了又算, 怕算错了, 不仅得承受重大的债务, 还会严重影响我的长期财务目标. 因为, 一个计算错误, 可能会迫使我卖掉股票或基金来偿还房贷. 这样一来, 我的资金就无法发挥复利效应.
所以, 我决定要买这间屋子时, 必需要确保两件事 :
(1) 如果, 我或我太太其中一个失业, 至少在六个月内, 房贷不会出现问题.
(2) 在双薪的条件下, 我们每月还有多余的现金流来进行长期投资.
我深切明白, 长期的理财目标才是最终目的. 所以, 新添加的房贷一定不可以成为我多余的负担. 随着明年公积金的新措施, 我很肯定, 这笔新房贷不再是问题了.
收入, 支出, 资产, 负债. 一个简单的图像就涵盖了现金流表. 可是, 真正明白而付诸行动的有多少? 现今的社会, 尤其是在大都会工作的年轻人, 往往受到太多物质的诱惑, 而陷入 “富有的穷人” 行列. 工作上有了进展, 就想买些 “想要” 的物质来稿赏自己. 感觉上, 如果没有这些实质的东西, 就没有踏实感.
于是, 借口来了.
“车子好象时常有问题, 保养费贵, 吃油, 不安全….”
“是时候换一辆进口车了, 反正利息这么低, 很划算的.”
“反正可以供 7-9 年, 每月才用那几百一千, 没问题啦!”
是的, 薪水加了, 真的是没问题了. 驾着新车, 心中踏实多了. 朋友看了, 多威! 没错, 前几个月, 驾着新款的 HONDA CIVIC, 真的引来很多羡慕的眼光. “哇, 好美! 看人家多本事!” 半年后呢? 没什么特别了. 新鲜感没了. 而你, 还要背负着 7-9 年的车贷. 更惨的是, 你曾经引以为荣的 CIVIC, 贬值得让你哗然. 你原本可以多出的现金流, 完全贬值于你的 “想要”, 而不是你的 “需要”. 薪水加了, 可是银行资产没加. 你还是原本的你. 搞不好, 工作上有什么出错, bye bye… 你将变成表面上富有的穷人.
当然, 也有另一批人, 看似虐待自己, 只花费在 “需要” 的物资上. 多余的就用来进行投资, 购买增值的资产. 表面上给人的感觉总是很寒酸, 或是经济上好像很不松动. 长远下来, 他们就是最有可能成为表面贫穷的富人.
当然, 更聪明的做法, 莫过于轻松地享受生活, 在不影响有素质的生活下, 有规律的让你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请记住这句话: “富人增加资产, 穷人增加债务”
你呢?

(6) “富爸爸,穷爸爸” 的四个景象

B – 企业家
I – 投资者
S – 专业人士
E – 打工一族
这些现象当中, 最为推崇的就是 B 和 I 者.
很可悲, 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都是处于 E 者, 很想突破, 成为 B 者. 可是, 往往在考量了资本, 回酬, 市场竞争, 成本, 销售网, 等等的因素之后, 还是放弃了. 可是, 放弃了过后, 如果没有认真思考 I 者, 那么, 你就真的很可悲. 因为, 你失去了通过 “间接” 可以成为 B 者的最好途径. 也就是说, 你的安于现状, 使你渐渐地脱离了另一个简单致富的途径.
为什么作者那么强调成为 B 者? 因为, 企业可以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繁荣, 人民的财富. 也因此, 企业一般都享有某些 “特权”. 而这些 “特权” 正是企业用来持续扩大资产, 创造更大财富的筹码. 连带的, 企业的拥有者, 也就是 I 者, 身家自然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水涨船高.
想想, UNCLE LIM 在 50多岁才成为云顶的拓荒者. 为什么它可以谈妥前几年的免税? 而后的几十年, 到他去世, 为什么他从来不卖他的云顶持股? 为什么政府为了鼓励柔南经济特区的发展, 可以豁免公司税收? 为什么政府在新经济政策里要规定土著股权要达到 30%?
如果, 你不是专业人士如, 律师, 医生, 那么, 你就自然而然地不可能成为 S 者.
如果, 你不具备企业家的条件, 那么, 你也失去了 B 者的地位.
如果, 你还不醒觉, 设法提升自己成为 I 者, 借由 I 者来成为 B 者, 那么, 你就注定只能成为 E 者.
除非, 你能成为 E者的皇帝, 不然, 可预见的, 你将会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经济压力.
很多时候, 我们都没有真正把以上的景象联想起来,想想它们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与其埋怨为何别人那么本事,那么好运,可以白手起家,可以创业成功,倒不如积极的想想如何跳出框框,参与其盛,共享其盈利.
为什么伟大的企业家如大众银行的郑老板, IOI 的李老板, 丰隆的郭老板, 从创业至今, 从不卖掉他们的股权? 因为, 他们除了是优秀的企业家, 更是优秀的投资人. 身为优秀的投资者, 就应该以分享企业盈利成果为出发点. 也因为这样的观念, 优秀的投资者, 才能把自己化身为优秀的企业家. 把企业的规模, 一步步扩大, 累积更大的盈利. 因为, 他们都很清楚, 通过企业累积的盈利, 速度特别快, 而盈利最终还是归股东, 也就是 I 者 – 投资者所拥有.
总的来说, 企业家需要投资者的资金. 企业, 需要一批人才为企业打工, 也需要专业人士处理一些专业的工作. B-I-S-E 都是互利互惠的. 优秀的企管, 更会发行员工认股来留住人才, 提升员工的归属感. 透过优秀的管理, 企业长期累积的盈利就会让公司稳健成长, 而公司的股权自然就水涨船高.
套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精明的投资者, 应该以合理的价格, 买下整间企业, 以经营者的态度来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