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企业本身能创造出一种有形或无形的保护墙,能够令该企业从领域中脱颖而出,也能够为该企业在风暴中提供一种护航作用,就如同该企业的护城河,保护住它。
我觉得 QL 就有这类型的护城河。
1。QL 是消费股,鱼丸,鱼饼,鸡蛋,等等。这些必须品都是不太受经济风暴影响的。
2。是大马,也是亚洲最大的鱼浆产商。除了拥有广大的客户群,最重要的还是有定价能力。
3。生产的技术虽低,可以说任何人都会做一样的产品,但它却比任何人来的成功。所以,管理层的能力应记一功。很多人都做不起,最后还有的被 QL 收购。
虽然它的净利率低,却能保持 〉20% ROE, 经过 20 年的大小风雨,还是越走越稳。
我相信它绝对是可以为股东制造财富的千里马。
Friday, October 31, 2008
(114) 恐慌令人疯狂
在股市里,唯一可测的,就是不可测。
谁会想到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全球股市暴跌的程度竟是如此的疯狂。把过往几年的繁华一夜间销毁。但是,危机出现时,往往就是追求 “低风险,高回酬” 之时。
一片的恐慌,令很多人都会起了群羊心态,不理智的抛售持股。只看见眼前的灾难,却忽略了长期的价值。
除了很多优质股被抛售得溃不成军外,ICAP 竟然也出现超过 20% 的折价交易。从 RM2.80 的高峰跌落到 RM1.20 的贱价,身为支持者的我,也难免辛酸。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的。我没有预测的本领,但买便宜货的能耐,我还是有的。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还会往南走,但我知道以今天的价格相对它的净资产,明显是大减价了。
谁会想到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全球股市暴跌的程度竟是如此的疯狂。把过往几年的繁华一夜间销毁。但是,危机出现时,往往就是追求 “低风险,高回酬” 之时。
一片的恐慌,令很多人都会起了群羊心态,不理智的抛售持股。只看见眼前的灾难,却忽略了长期的价值。
除了很多优质股被抛售得溃不成军外,ICAP 竟然也出现超过 20% 的折价交易。从 RM2.80 的高峰跌落到 RM1.20 的贱价,身为支持者的我,也难免辛酸。
尽管如此,我还是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的。我没有预测的本领,但买便宜货的能耐,我还是有的。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还会往南走,但我知道以今天的价格相对它的净资产,明显是大减价了。
Monday, October 27, 2008
(113) Maybulk 参股 POSH 之我见
大股东 PCL 于 15/9/08 致函邀请 Maybulk 参股旗下的 POSH.
POSH 目前是 PCL 的独资公司,是糖王在新加坡一间负责岸外油气支锾服务的公司。成立于 7/3/06 的 POSH 目前拥有 75 艄船,也将在未来 4 年迎来另外 48 艄。公司在 08 年获得 10 年免税条件。
这次的入股,Maybulk 将崛起成为拥有 22.08% 的单一大股东,可以直接分享 POSH 的未来盈利。
当 PCL 邀股时,分析员各有好坏的看法。有些认为,既然是身为一间船运公司,就不应该踏足油气,这样会影响小股东对公司营运方针的顾忌和混绕,同时这一大笔的投资,将影响 Maybulk 的派息力。
而我较担心的是,参股过程的透明度。
POSH 是 PCL 的独资公司。
PCL 也是 Maybulk 的最大股东。
这项投资涉及 US$221 mil 的重大数额。在目前的经济情况,很少有公司会冒险做出如此重大的投资。由于 PCL 在两间公司的特殊身份,再加上这个参股个案是由 PCL 所提出,POSH 又只是一间私人公司,公司的账目运作等等,都无法像上市公司必须每个季度呈报,很难说服小股东投下信任一票;即使 POSH 在短短两年的营运纪录里报上了非常好的盈利成长。
或许 PCL 也有考量过这一点,所以在整个邀股的条件下,我个人觉得是很好的。其中包括:
1. $24 mil 的 Pac Bintan 转移,为 Maybulk 带来 $7 mil 的净利。(再次证明 Maybulk 管理层在船务方面的能力)
2. 公司就参股一事,将招开一个 EGM 让小股东投票,而有关联的大股东或董事,都不计投票权。也就是,小股东才是最终的决策者。
3. 参股后,POSH 将被上市。IPO 价不得低过 Maybulk 的参股价。
4. 如果 IPO 不理想或最终没上市,Maybulk 有权行使 Put Option, 以 125% 的参股价卖回给 POSH. (把公司上市,就可提高透明度和释放公司的价值)
我对这个计划投以支持。POSH 目前已经有广大的国际知名客户群。虽然原油价回弱,但我相信对炼油公司的影响是短暂的。毕竟这地下黑金还是最主要的能源,而却油水钱还是最好赚的。
POSH 要扩充,就需要资金。目前它已经拥有满高的 Gearing. 经济低迷,银行银根紧缩,想再借贷,或许有点难,也可能利息比较高。
那以优惠条件直接向现金王邀股,再 IPO 上市筹资,降低 Gearing 就是多赢的局面。
这 $221 mil 能够为 Maybulk 带来什么呢?
1. POSH 2008 的首 9 个月报上 $57.7 mil 的净利 (注:营业额才 $107 mil, 好赚吗?)Maybulk 股权为 22%。也就是可以分享大约 $57.7 x 4/3 x 22% = $16.9mil. 回酬大约为 7%。
2. POSH 未来 4 年的船队将增加 60%。虽然这场风暴难免会造成某种层度的影响,但以它的高赚幅的条件,应该不成问题。往长远一点的方面想,如果风暴是淘弱存强,那风暴后就更强稳了。
3. POSH 上市,以公司的背景,上市于新加坡的优势,要释放价值应该更为容易。Maybulk 也连带的会受惠吧。
4. 当然,出了这么多钱,派息方面应该就会受影响了。
POSH 目前是 PCL 的独资公司,是糖王在新加坡一间负责岸外油气支锾服务的公司。成立于 7/3/06 的 POSH 目前拥有 75 艄船,也将在未来 4 年迎来另外 48 艄。公司在 08 年获得 10 年免税条件。
这次的入股,Maybulk 将崛起成为拥有 22.08% 的单一大股东,可以直接分享 POSH 的未来盈利。
当 PCL 邀股时,分析员各有好坏的看法。有些认为,既然是身为一间船运公司,就不应该踏足油气,这样会影响小股东对公司营运方针的顾忌和混绕,同时这一大笔的投资,将影响 Maybulk 的派息力。
而我较担心的是,参股过程的透明度。
POSH 是 PCL 的独资公司。
PCL 也是 Maybulk 的最大股东。
这项投资涉及 US$221 mil 的重大数额。在目前的经济情况,很少有公司会冒险做出如此重大的投资。由于 PCL 在两间公司的特殊身份,再加上这个参股个案是由 PCL 所提出,POSH 又只是一间私人公司,公司的账目运作等等,都无法像上市公司必须每个季度呈报,很难说服小股东投下信任一票;即使 POSH 在短短两年的营运纪录里报上了非常好的盈利成长。
或许 PCL 也有考量过这一点,所以在整个邀股的条件下,我个人觉得是很好的。其中包括:
1. $24 mil 的 Pac Bintan 转移,为 Maybulk 带来 $7 mil 的净利。(再次证明 Maybulk 管理层在船务方面的能力)
2. 公司就参股一事,将招开一个 EGM 让小股东投票,而有关联的大股东或董事,都不计投票权。也就是,小股东才是最终的决策者。
3. 参股后,POSH 将被上市。IPO 价不得低过 Maybulk 的参股价。
4. 如果 IPO 不理想或最终没上市,Maybulk 有权行使 Put Option, 以 125% 的参股价卖回给 POSH. (把公司上市,就可提高透明度和释放公司的价值)
我对这个计划投以支持。POSH 目前已经有广大的国际知名客户群。虽然原油价回弱,但我相信对炼油公司的影响是短暂的。毕竟这地下黑金还是最主要的能源,而却油水钱还是最好赚的。
POSH 要扩充,就需要资金。目前它已经拥有满高的 Gearing. 经济低迷,银行银根紧缩,想再借贷,或许有点难,也可能利息比较高。
那以优惠条件直接向现金王邀股,再 IPO 上市筹资,降低 Gearing 就是多赢的局面。
这 $221 mil 能够为 Maybulk 带来什么呢?
1. POSH 2008 的首 9 个月报上 $57.7 mil 的净利 (注:营业额才 $107 mil, 好赚吗?)Maybulk 股权为 22%。也就是可以分享大约 $57.7 x 4/3 x 22% = $16.9mil. 回酬大约为 7%。
2. POSH 未来 4 年的船队将增加 60%。虽然这场风暴难免会造成某种层度的影响,但以它的高赚幅的条件,应该不成问题。往长远一点的方面想,如果风暴是淘弱存强,那风暴后就更强稳了。
3. POSH 上市,以公司的背景,上市于新加坡的优势,要释放价值应该更为容易。Maybulk 也连带的会受惠吧。
4. 当然,出了这么多钱,派息方面应该就会受影响了。
Tuesday, October 14, 2008
(112) 该来了吧?

看到这比金融风暴更凶的图,感觉如何?
BDI 指数比插水还凶。从 11000 点的高峰直下,完全没有反弹。我看,任你在航运多有经验和精炼也好,也无法想象会有这么夸张的一波。
我摇了电话去 Maybulk,尝试询问关于营运状况。一如所料,都不会得到确实的答案。但,她却给了我很好的提示。 管理层预测,BDI 可能回退至 2002 年的状况。
安心一点,我找来了 2002 年的业绩。

还有一点是我给管理层很高的评价。就是,高买低卖。我自认就没有这个本领。Maybulk 在航运高企时,尽量把船以超高价卖出。在利用租和拥有买断权的条件增加船队。
买卖船的高利润,部分派发为股息,部分保留。
如果说,大熊之时,现金为王。那么,拥有 Maybulk 的股东,你是否还会因为暂时股价的挫败,而担心的吃不下,睡不着,甚至贱价卖掉你的王牌吗? 连它的大股东都知道它现金充沛而向它邀股了。。。
船运始终还是最古老,最经济的运输途径。我相信,它将在适当的时机,动用盈余买入新船只。所以,如果年底派息不慷慨,也是无可厚非的了。最重要,股东的钱要运用得当。
所以,是时候了。。。敢敢去吧!时间会证明你今天的决定的。
(111)覆水难收
油价暴涨时,政府大幅度调高油价,导致通膨狂飙.现在油价降了,通膨最多只是缓和.物价上涨已是事实.即使油价有点下降,但也不可能让物价回退到以前的价格.
我公司的反应就满快的.
油价上涨期间,美国高层的 email 不断提醒下个季度要涨价多少%.无法涨价,就要写报告解释.下个季度无论如何都要涨价更高.
油价跌穿 $100, email 马上又来.长篇大论的给了几十个理由,为何不能降价.总之,只有涨,没有降.如果能够不降价,又保持市占率和盈率,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投资标了.
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公司马上出电邮,要求各部门的大头来个 conference call. 解释公司财务稳健,稳定军心.再来就是要求 sales 尽快联络客户,明白客户的还款能力,看看那些大型计划可能被腰斩.缩紧银根,不可随便放账.
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
我们的油价虽然再次降低,可是通膨还是依旧.
当然,也不用那么悲观.油价降了,可消费的金额就相对提高了.对经济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习惯了高通膨的日子后,人们开始量入为出.油价降,人民的 disposable income 相对提高了.公司的营运比较松一口气了,盈利也可能增加了.可以给高一点的加薪.接着呢?就会刺激消费,经济再度上轨道.
前提是,这场金融风暴得以控制,不至于变成经济风暴.
我公司的反应就满快的.
油价上涨期间,美国高层的 email 不断提醒下个季度要涨价多少%.无法涨价,就要写报告解释.下个季度无论如何都要涨价更高.
油价跌穿 $100, email 马上又来.长篇大论的给了几十个理由,为何不能降价.总之,只有涨,没有降.如果能够不降价,又保持市占率和盈率,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投资标了.
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公司马上出电邮,要求各部门的大头来个 conference call. 解释公司财务稳健,稳定军心.再来就是要求 sales 尽快联络客户,明白客户的还款能力,看看那些大型计划可能被腰斩.缩紧银根,不可随便放账.
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
我们的油价虽然再次降低,可是通膨还是依旧.
当然,也不用那么悲观.油价降了,可消费的金额就相对提高了.对经济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习惯了高通膨的日子后,人们开始量入为出.油价降,人民的 disposable income 相对提高了.公司的营运比较松一口气了,盈利也可能增加了.可以给高一点的加薪.接着呢?就会刺激消费,经济再度上轨道.
前提是,这场金融风暴得以控制,不至于变成经济风暴.
Saturday, October 11, 2008
(110) 一篇很好的分享
股市下跌會影響經濟成長率嗎?—破解股市迷思
一個地區的股市下跌,會影響該地的經濟成長率嗎?這個問題,也是許多投資朋友弄不清楚的觀念灰色地帶。事實上,嚴格來說,一個市場的指數漲跌,並不會直接影響一個地區的經濟成長率高低,所以,兩者並沒有直接因果關係(但有間接連動關係,後面會詳細分析)。
這主要是因為,經濟成長率主要是指一國國內生產毛額(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年成長率,而在GDP的計算中,不論是從一國的商品生產總值;或者從生產所得的分配面(生產商品所創造的利息、地租、企業利潤之所得分配);又或者由商品最終支出面來計算國內生產毛額,上市櫃股票在市場上的流通價格,都不影響這三者。
首先,股票不是廠商所生產的商品,所以,在生產面上,股票不影響GDP的產值。其次,股票價格漲跌不影響企業利潤,也就是股東分紅,所以,在生產所得的分配面上,兩者也無關。第三,股票不是消費市場上的消費(C),也非民間廠商的直接投資(I),更非進出口商品(X-M),所以,從商品支出面來看,股價漲跌也與GDP脫鉤。
從GDP的構成要素來看,股市漲跌與一國的經濟表現,並無直接關係。但是反過來看,經濟成長率的高低,卻會影響上市櫃公司的企業獲利能力,並讓股市投資人在預期企業獲利成長或衰退心理下,增加股票購買或拋售意願,並直接影響股價的上漲或下跌。所以,經濟成長率會影響股價的漲跌,前者是因,後者是果。「因」能夠推「果」,但是「果」不能夠推「因」,兩者不是互為因果循環的。
也就是說,股市下跌並不會反過來造成經濟衰退的效果。許多投資朋友一看到股市下跌,就會唉聲歎氣的說:「景氣好差,股市好壞喔,政府都不救股市,那經濟怎麼辦呢?」光就這句市場街頭巷尾的評論來說,我們就可以發現,「經濟景氣好差,導致股市很壞」,這前半段的評論是正確的,但是,「政府不救股市,導致經濟會更差」,這個關係卻是不正確的。因為政府盲目救市,卻不弄清楚股市漲跌與經濟表現的關係,只會越救越糟糕,導致藥不對症。
就通常較為一般人所運用的GDP之支出面計算方式來看,一國的經濟表現包括:「民間消費(C)+民間投資(I)+政府消費與投資(G)+貿易順差(X-M)」。而股市漲跌只會間接影響「民間消費(C)」、「廠商投資(I)」與「政府支出(G)」這三者。怎麼說呢?首先,大眾投資人所持有的股票資產,因為價格下跌而影響其個別的消費信心與能力,在眾樹成林下,自然間接造成總體民間消費力的下降。
其次,企業界因為股票價格下跌而減少其在此時籌措資金來擴張生產的意願,也會間接降低民間的直接投資表現。最後,由於股價重挫,導致股市交易不活絡,也會讓政府的證券交易稅收減少,影響來年的預算規模與支出能力,造成政府消費或投資額度的減少,也會造成GDP的下滑。
就此來說,股市漲跌會「間接」影響經濟表現,但卻不會「直接」衝擊經濟成長率。而政府在挽救股市或經濟政策上,也要非常小心釐清此間的連動關係,以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舉例如下:第一、民間消費不振,到底是來自於民間物價上揚?還是國人海外投資虧損?還是國內股市下跌呢?三者所造成消費萎縮權重,何者為高呢?如果通貨膨脹所帶來的民間消費衰退較為嚴重,那麼政府應該力打通膨以救大眾荷包,而非力挽股市救股民吧?又,如果國人海外投資虧損所影響的消費力,高過國人直接投資本地股市下跌的損失,那麼,政府又該如何挽救海外市場呢?事實上,根本是束手無策的,只能怪布希政府搞出金融大窟窿吧!
第二、股價重挫是否影響廠商的籌資擴產能力呢?如果廠商投資意願是受到全球景氣衰退影響,那麼,政府應該擴張公部門投資來帶動民間投資,而非盲目救股市。又或者鼓勵業者在產品研發上創新,以提升企業競爭力。但如果股價跌幅過重,影響企業之股票質押等資金週轉能力,政府就應該對症下藥,祭出相關的企業穩定措施,包括政府護盤、放寬企業護盤與銀行質押政策等等。
第三、經濟成長率若是受到海外出超減少所致,並因出口衰退而導致企業獲利減少、股價重挫,政府所能做的應該是:調降利率來降低廠商融資成本、降低匯率來刺激出口競爭力、提高出口退稅額來帶動出口產值等等,並不需要盲目祭出挽救股市政策的,因為那只會治標而治不到本。就以上幾點舉例來看,相信投資人只要弄懂股市漲跌與經濟表現間的因果關係,那麼,在檢視一國政府所提出的經濟危機政策時,就會用比較清晰的角度來檢視,並作為自己未來投資時的正確準備了。
簡單來說,一個國家的政府若盲目救市,並連經濟市場與股票市場的關係都弄不清楚,投資人應該亂邦莫居,趕緊拿著鈔票逃離該市場。反過來說,若一國的經濟政策正確的話,把穩定股市的機制放對位置,那麼,長期來說,該地區的經濟表現就不會太差,股市遲早也會反映該地政府的經濟政策,重新上漲而予以回應。投資時,最怕的是投資人的投資觀念不清楚,跟著報章媒體與市場耳語瞎起鬨,弄不懂股市與經濟間的正確關係,就會在投資市場上如蒼蠅亂飛,毫無頭緒了。
王志鈞 資深媒體人
一個地區的股市下跌,會影響該地的經濟成長率嗎?這個問題,也是許多投資朋友弄不清楚的觀念灰色地帶。事實上,嚴格來說,一個市場的指數漲跌,並不會直接影響一個地區的經濟成長率高低,所以,兩者並沒有直接因果關係(但有間接連動關係,後面會詳細分析)。
這主要是因為,經濟成長率主要是指一國國內生產毛額(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年成長率,而在GDP的計算中,不論是從一國的商品生產總值;或者從生產所得的分配面(生產商品所創造的利息、地租、企業利潤之所得分配);又或者由商品最終支出面來計算國內生產毛額,上市櫃股票在市場上的流通價格,都不影響這三者。
首先,股票不是廠商所生產的商品,所以,在生產面上,股票不影響GDP的產值。其次,股票價格漲跌不影響企業利潤,也就是股東分紅,所以,在生產所得的分配面上,兩者也無關。第三,股票不是消費市場上的消費(C),也非民間廠商的直接投資(I),更非進出口商品(X-M),所以,從商品支出面來看,股價漲跌也與GDP脫鉤。
從GDP的構成要素來看,股市漲跌與一國的經濟表現,並無直接關係。但是反過來看,經濟成長率的高低,卻會影響上市櫃公司的企業獲利能力,並讓股市投資人在預期企業獲利成長或衰退心理下,增加股票購買或拋售意願,並直接影響股價的上漲或下跌。所以,經濟成長率會影響股價的漲跌,前者是因,後者是果。「因」能夠推「果」,但是「果」不能夠推「因」,兩者不是互為因果循環的。
也就是說,股市下跌並不會反過來造成經濟衰退的效果。許多投資朋友一看到股市下跌,就會唉聲歎氣的說:「景氣好差,股市好壞喔,政府都不救股市,那經濟怎麼辦呢?」光就這句市場街頭巷尾的評論來說,我們就可以發現,「經濟景氣好差,導致股市很壞」,這前半段的評論是正確的,但是,「政府不救股市,導致經濟會更差」,這個關係卻是不正確的。因為政府盲目救市,卻不弄清楚股市漲跌與經濟表現的關係,只會越救越糟糕,導致藥不對症。
就通常較為一般人所運用的GDP之支出面計算方式來看,一國的經濟表現包括:「民間消費(C)+民間投資(I)+政府消費與投資(G)+貿易順差(X-M)」。而股市漲跌只會間接影響「民間消費(C)」、「廠商投資(I)」與「政府支出(G)」這三者。怎麼說呢?首先,大眾投資人所持有的股票資產,因為價格下跌而影響其個別的消費信心與能力,在眾樹成林下,自然間接造成總體民間消費力的下降。
其次,企業界因為股票價格下跌而減少其在此時籌措資金來擴張生產的意願,也會間接降低民間的直接投資表現。最後,由於股價重挫,導致股市交易不活絡,也會讓政府的證券交易稅收減少,影響來年的預算規模與支出能力,造成政府消費或投資額度的減少,也會造成GDP的下滑。
就此來說,股市漲跌會「間接」影響經濟表現,但卻不會「直接」衝擊經濟成長率。而政府在挽救股市或經濟政策上,也要非常小心釐清此間的連動關係,以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舉例如下:第一、民間消費不振,到底是來自於民間物價上揚?還是國人海外投資虧損?還是國內股市下跌呢?三者所造成消費萎縮權重,何者為高呢?如果通貨膨脹所帶來的民間消費衰退較為嚴重,那麼政府應該力打通膨以救大眾荷包,而非力挽股市救股民吧?又,如果國人海外投資虧損所影響的消費力,高過國人直接投資本地股市下跌的損失,那麼,政府又該如何挽救海外市場呢?事實上,根本是束手無策的,只能怪布希政府搞出金融大窟窿吧!
第二、股價重挫是否影響廠商的籌資擴產能力呢?如果廠商投資意願是受到全球景氣衰退影響,那麼,政府應該擴張公部門投資來帶動民間投資,而非盲目救股市。又或者鼓勵業者在產品研發上創新,以提升企業競爭力。但如果股價跌幅過重,影響企業之股票質押等資金週轉能力,政府就應該對症下藥,祭出相關的企業穩定措施,包括政府護盤、放寬企業護盤與銀行質押政策等等。
第三、經濟成長率若是受到海外出超減少所致,並因出口衰退而導致企業獲利減少、股價重挫,政府所能做的應該是:調降利率來降低廠商融資成本、降低匯率來刺激出口競爭力、提高出口退稅額來帶動出口產值等等,並不需要盲目祭出挽救股市政策的,因為那只會治標而治不到本。就以上幾點舉例來看,相信投資人只要弄懂股市漲跌與經濟表現間的因果關係,那麼,在檢視一國政府所提出的經濟危機政策時,就會用比較清晰的角度來檢視,並作為自己未來投資時的正確準備了。
簡單來說,一個國家的政府若盲目救市,並連經濟市場與股票市場的關係都弄不清楚,投資人應該亂邦莫居,趕緊拿著鈔票逃離該市場。反過來說,若一國的經濟政策正確的話,把穩定股市的機制放對位置,那麼,長期來說,該地區的經濟表現就不會太差,股市遲早也會反映該地政府的經濟政策,重新上漲而予以回應。投資時,最怕的是投資人的投資觀念不清楚,跟著報章媒體與市場耳語瞎起鬨,弄不懂股市與經濟間的正確關係,就會在投資市場上如蒼蠅亂飛,毫無頭緒了。
王志鈞 資深媒體人
Friday, October 10, 2008
Thursday, October 9, 2008
(109)學習接受不合理的市場
別在颱風天砍蘋果樹!
中秋節前,因為辛樂克颱風影響,不少人返家之路都受到阻礙。所幸,我還能回家過節,而且提前把家門口一畝小地瓜田裡的蕃薯葉,紛紛採收完畢,以免受風災影響。看著地瓜田裸露出一片黃泥巴土時,我不禁聯想到最近股市的蕭條市況。
許多投資朋友急著把股票停損賣出的動作,跟我急急忙忙把地瓜葉都摘除的想法,非常雷同,目的都是要避免受到全球股災的連環肆虐。唯一不同的是,地瓜葉不管怎麼摘,都是土壤裡自動生成的,因此,摘除所得永遠高於當初投入的種植成本,所以,我並不怎麼傷心難過。
倒是投資人要在股票空頭市場中忍痛停損,可能要欲哭無淚了。更糟糕的是,多數散戶投資人總是喜歡在股災肆虐到尾聲,而且欲去還留時,才醒悟到股票菜田裡的投資成果都泡湯了,才冒雨搶收蔬菜,等到採收完了,可能也雨過天晴了。
我並無意要明示或暗示,全球股市的空頭氣氛是否結束了?而是想提醒上班族型的散戶投資人,錯誤的投資方法,並無法收割甜美的果實,投資人與其此刻才在想是否該忍痛停損,為何不去思考,過去的投資錯誤發生在哪裡呢?
股票想要停損,必須趁早。等到股價慘跌不已時,才想黯然退出市場,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消極且未記取教訓的想法。投資的重點應該是:到底自己是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在做投資?是在種植賺取短期價差的蔬菜?還是佈局長期經霜耐凍的紅蘋果樹呢?如果,投資人一開始種的就是一棵蘋果樹,那為何要擔憂秋風掃落葉般的股價凋零呢?如果企業長期的盈餘分配,並未受到景氣影響的話,投資人為何要因為一場颱風而砍掉明年仍能分配股利、長得出大紅水果的蘋果樹呢?
但如果投資人一開始就設定低買高賣,是要賺取資本利得,就好像我種地瓜葉一樣,是要摘取其葉片,而非長期的果實收割,那麼,停損不早該是老早前就該完成的事情嗎?怎麼會是到了風急雨大時,才冒雨把股票賣光光呢?裸露的黃土地,對於一個短線投機客來說,正是逢低栽種新一輪蔬菜的大好時機。但問題是,多數上班族並沒有這種冒險犯難的精神,該停損時不甘願停損,該危機入市時,卻又小生怕怕起來。
既然多數上班族的投資性格不適合作積極型的蔬菜投資,那為何不老老實實的種上一棵蘋果樹,一年賺個5%、8%的股利報酬率,不也比賠上三成、四成,強上許多嗎?更何況,漫漫冬日,蘋果樹的股價也垂頭喪氣時,逢低撿株便宜的蘋果樹回家栽種,應該比大砍蘋果樹來得聰明點吧?投資股票,沒有短期不套牢的人,趁著寒冬未盡,逢低認養一株明年會結紅蘋果的好樹,相信應該是上班族型投資人,此時可以考慮的投資作法。
王志鈞 資深媒體人
中秋節前,因為辛樂克颱風影響,不少人返家之路都受到阻礙。所幸,我還能回家過節,而且提前把家門口一畝小地瓜田裡的蕃薯葉,紛紛採收完畢,以免受風災影響。看著地瓜田裸露出一片黃泥巴土時,我不禁聯想到最近股市的蕭條市況。
許多投資朋友急著把股票停損賣出的動作,跟我急急忙忙把地瓜葉都摘除的想法,非常雷同,目的都是要避免受到全球股災的連環肆虐。唯一不同的是,地瓜葉不管怎麼摘,都是土壤裡自動生成的,因此,摘除所得永遠高於當初投入的種植成本,所以,我並不怎麼傷心難過。
倒是投資人要在股票空頭市場中忍痛停損,可能要欲哭無淚了。更糟糕的是,多數散戶投資人總是喜歡在股災肆虐到尾聲,而且欲去還留時,才醒悟到股票菜田裡的投資成果都泡湯了,才冒雨搶收蔬菜,等到採收完了,可能也雨過天晴了。
我並無意要明示或暗示,全球股市的空頭氣氛是否結束了?而是想提醒上班族型的散戶投資人,錯誤的投資方法,並無法收割甜美的果實,投資人與其此刻才在想是否該忍痛停損,為何不去思考,過去的投資錯誤發生在哪裡呢?
股票想要停損,必須趁早。等到股價慘跌不已時,才想黯然退出市場,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消極且未記取教訓的想法。投資的重點應該是:到底自己是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在做投資?是在種植賺取短期價差的蔬菜?還是佈局長期經霜耐凍的紅蘋果樹呢?如果,投資人一開始種的就是一棵蘋果樹,那為何要擔憂秋風掃落葉般的股價凋零呢?如果企業長期的盈餘分配,並未受到景氣影響的話,投資人為何要因為一場颱風而砍掉明年仍能分配股利、長得出大紅水果的蘋果樹呢?
但如果投資人一開始就設定低買高賣,是要賺取資本利得,就好像我種地瓜葉一樣,是要摘取其葉片,而非長期的果實收割,那麼,停損不早該是老早前就該完成的事情嗎?怎麼會是到了風急雨大時,才冒雨把股票賣光光呢?裸露的黃土地,對於一個短線投機客來說,正是逢低栽種新一輪蔬菜的大好時機。但問題是,多數上班族並沒有這種冒險犯難的精神,該停損時不甘願停損,該危機入市時,卻又小生怕怕起來。
既然多數上班族的投資性格不適合作積極型的蔬菜投資,那為何不老老實實的種上一棵蘋果樹,一年賺個5%、8%的股利報酬率,不也比賠上三成、四成,強上許多嗎?更何況,漫漫冬日,蘋果樹的股價也垂頭喪氣時,逢低撿株便宜的蘋果樹回家栽種,應該比大砍蘋果樹來得聰明點吧?投資股票,沒有短期不套牢的人,趁著寒冬未盡,逢低認養一株明年會結紅蘋果的好樹,相信應該是上班族型投資人,此時可以考慮的投資作法。
王志鈞 資深媒體人
(108) 股市變冷凍櫃了
本来是想花点时间写写最近朋友和同事问我的事情。但,真的抽不出时间。新工作的压力比以前大了。每天都要看 PV 的新闻。这个行业未来几年的成长太夸张了。(顺便一提,金融风暴不见得会吹倒每一个行业)我要为 11月上海的亚太区会议准备 Presentation. 面对 global corporate 的问答。真的很有挑战性。
这个台湾的分享者,有几篇文章刚好和我不谋而合。 就借力一下。。
*********************************
每次股票市場一重挫時,就會有好朋友打電話來關心我:"你還好吧?""有沒有受傷?"
今天,一位朋友告訴我,一位他的好朋友終於在台股再度重挫的黑色星期四,忍痛殺出手上所有持股,徹底認賠一千萬元出場。換句話說,這位朋友的朋友,短短六個月內在股市賭上馬政府行情的代價是:賠掉一千萬元現金!
天哪!怎麼會是這樣玩股票呢?朋友在電話那頭,關心的問我:"你不也是靠投資股票過活嗎?你會不會也想不開跳樓呀?"是呀,我是想在跳樓大拍賣時,留意可以持續買入的好股票,倒沒想過投資股票必須要慘到跳樓的地步。
我對於許多關心我投資狀況的朋友,真的感到很溫馨,但是,請不要把我跟股票炒家混為一談,我是個不看盤、不短線進出股市的投資人,真的不是很憂慮股市的短期波動或下跌情形。對我來說,股市就是我家的大冰箱,餓了就賣點股票變現金,只是不巧,最近冰箱的溫度有點冷,冷到變成了冷凍櫃,所以,要變現,得先解凍,至於要解凍多久...我哪知呢?
也許我的腦袋跟一般人不太一樣吧,投資股票對我來說是件詩情畫意的事情,就像我的人生觀一樣,我只做我喜歡做、覺得好玩且有趣的事情。把有趣的事情變成一件能賺到錢的事情,不是一件比有趣還更有趣的事情嗎?股票投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為可以認識很多不同的產業,不同的老闆與企業經營型態,同時更可以在投資過程中體會股價漲跌的原理,並樂在其中。
如果投資股票,能夠學到東西,又能夠賺到錢,那不是一件比有趣還更有趣的事情嗎?但如果不幸暫時賺不到錢呢?那就要檢討原因,看是哪裡出錯,然後等待下一次捲土重來的時機呀。就好像秋冬時節,萬物蕭瑟,不代表長冬過去以後,寒凍的土地裡冒不出新芽來呀?
投資人何必要為一時的股價凋零而感到沮喪萬分呢?當冰箱裡的溫度太冷,導致鮮魚凍成了大冰塊,一點都無法變現出豐沛現金來時,該怎麼辦呢?只好等、等、等,等它解凍呀!不過要注意的是,萬一冷凍櫃裡冰的是布丁、不耐凍的蔬果,那麼要小心,有些東西解凍後是不能吃的,即使退冰了,股市多頭再現,大概這些退了冰的股票也要莎喲那啦,投資人得忍痛從冷藏庫裡把它給扔到垃圾桶中,徹底承認虧損了。
但如果是耐凍、保鮮的績優股或高成長股,解凍後的公司體質依舊鮮美甘甜,那麼,這些股票放到冷凍櫃裡,才有繼續保存且讓人無憂的空間。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投資人如果能轉個念頭,用比較豁達、樂觀的心態來看投資這件事情,我想,春回大地的日子必有時,問題只是在於我們能否有耐心靜靜的欣賞寒冬了。
但請等一等,萬一冷凍櫃一直冷凍下去,投資人會不會活活給餓死呢?會呀,所以呢,家裡除了要有冰箱,還得有幾口田呀。趕快去稻田裡認真工作吧,這樣三十天後有月薪可領,股市這個大冰箱也許屆時也解凍囉。
王志鈞 資深媒體人
这个台湾的分享者,有几篇文章刚好和我不谋而合。 就借力一下。。
*********************************
每次股票市場一重挫時,就會有好朋友打電話來關心我:"你還好吧?""有沒有受傷?"
今天,一位朋友告訴我,一位他的好朋友終於在台股再度重挫的黑色星期四,忍痛殺出手上所有持股,徹底認賠一千萬元出場。換句話說,這位朋友的朋友,短短六個月內在股市賭上馬政府行情的代價是:賠掉一千萬元現金!
天哪!怎麼會是這樣玩股票呢?朋友在電話那頭,關心的問我:"你不也是靠投資股票過活嗎?你會不會也想不開跳樓呀?"是呀,我是想在跳樓大拍賣時,留意可以持續買入的好股票,倒沒想過投資股票必須要慘到跳樓的地步。
我對於許多關心我投資狀況的朋友,真的感到很溫馨,但是,請不要把我跟股票炒家混為一談,我是個不看盤、不短線進出股市的投資人,真的不是很憂慮股市的短期波動或下跌情形。對我來說,股市就是我家的大冰箱,餓了就賣點股票變現金,只是不巧,最近冰箱的溫度有點冷,冷到變成了冷凍櫃,所以,要變現,得先解凍,至於要解凍多久...我哪知呢?
也許我的腦袋跟一般人不太一樣吧,投資股票對我來說是件詩情畫意的事情,就像我的人生觀一樣,我只做我喜歡做、覺得好玩且有趣的事情。把有趣的事情變成一件能賺到錢的事情,不是一件比有趣還更有趣的事情嗎?股票投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為可以認識很多不同的產業,不同的老闆與企業經營型態,同時更可以在投資過程中體會股價漲跌的原理,並樂在其中。
如果投資股票,能夠學到東西,又能夠賺到錢,那不是一件比有趣還更有趣的事情嗎?但如果不幸暫時賺不到錢呢?那就要檢討原因,看是哪裡出錯,然後等待下一次捲土重來的時機呀。就好像秋冬時節,萬物蕭瑟,不代表長冬過去以後,寒凍的土地裡冒不出新芽來呀?
投資人何必要為一時的股價凋零而感到沮喪萬分呢?當冰箱裡的溫度太冷,導致鮮魚凍成了大冰塊,一點都無法變現出豐沛現金來時,該怎麼辦呢?只好等、等、等,等它解凍呀!不過要注意的是,萬一冷凍櫃裡冰的是布丁、不耐凍的蔬果,那麼要小心,有些東西解凍後是不能吃的,即使退冰了,股市多頭再現,大概這些退了冰的股票也要莎喲那啦,投資人得忍痛從冷藏庫裡把它給扔到垃圾桶中,徹底承認虧損了。
但如果是耐凍、保鮮的績優股或高成長股,解凍後的公司體質依舊鮮美甘甜,那麼,這些股票放到冷凍櫃裡,才有繼續保存且讓人無憂的空間。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投資人如果能轉個念頭,用比較豁達、樂觀的心態來看投資這件事情,我想,春回大地的日子必有時,問題只是在於我們能否有耐心靜靜的欣賞寒冬了。
但請等一等,萬一冷凍櫃一直冷凍下去,投資人會不會活活給餓死呢?會呀,所以呢,家裡除了要有冰箱,還得有幾口田呀。趕快去稻田裡認真工作吧,這樣三十天後有月薪可領,股市這個大冰箱也許屆時也解凍囉。
王志鈞 資深媒體人
Wednesday, October 8, 2008
(107) 黄金价格 猛涨一周最高
黄金价格 猛涨一周最高 2008/10/08 17:56:15●南洋商报
-->
亚洲股汇市的全面重挫,推动投资者买进黄金,以躲避信贷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现货黄金价格大涨15.43美元,或1.7%,报每安士902.53美元,为9月30日以来最高价。 -->-->新加坡时间下午2:46,该价报902.27美元。 现货白银价格上涨1.4%,报每安士11.74美元。交易商表示,股汇市的大跌,让投资者想找避险天堂。
-->
亚洲股汇市的全面重挫,推动投资者买进黄金,以躲避信贷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现货黄金价格大涨15.43美元,或1.7%,报每安士902.53美元,为9月30日以来最高价。 -->-->新加坡时间下午2:46,该价报902.27美元。 现货白银价格上涨1.4%,报每安士11.74美元。交易商表示,股汇市的大跌,让投资者想找避险天堂。
(106) 棕油最终还是跌穿了
棕油期货最终还是抵不过金融海啸,终于跌穿 1800,我的设损水平。
总结这场原产品涨潮,我还是输家。
输在:
1。我相信棕油的广大用途为主
2。生物燃油为辅
3。全球经济的成长,促成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能够支撑食物的通胀
我设定 1800,因为,在这个价格的水平,种植公司的盈利还是很可观的。每吨成本大约 700-800,即使原料涨价,也最多介于 1000-1200,还是有利可图。但,1800 以下,就有点压迫感了。
坦白讲,要放掉,真的很可惜。不是完全因为亏着卖,而是种植股,尤其我买的,都是手握丰厚净现金,派息慷慨,基本面有强劲,又持续回购股票。搞不好宣布来个私有化。
真是两难。
总结这场原产品涨潮,我还是输家。
输在:
1。我相信棕油的广大用途为主
2。生物燃油为辅
3。全球经济的成长,促成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能够支撑食物的通胀
我设定 1800,因为,在这个价格的水平,种植公司的盈利还是很可观的。每吨成本大约 700-800,即使原料涨价,也最多介于 1000-1200,还是有利可图。但,1800 以下,就有点压迫感了。
坦白讲,要放掉,真的很可惜。不是完全因为亏着卖,而是种植股,尤其我买的,都是手握丰厚净现金,派息慷慨,基本面有强劲,又持续回购股票。搞不好宣布来个私有化。
真是两难。
(105) 好夸张的金融海啸
全球股市的暴跌,似乎没有谷底。
亚股全面倒。印尼跌停板休市。欧洲各国一开始也暴跌,更甚的跌幅有超过 10%。
各国中央纷纷喊话,信心好像也把持不住。
终于见识了股灾的可怕。
还握有股票的人,应该都心惊胆跳吧。
我呢?还好啦。虽然账面亏了 25%,不过都是优质股,都不会担心到吃不下,睡不下。
只要投资的钱不是借来的就好。
要是拿来烦,那些大股东不就都要自杀了。
危机,契机。
危机来了,契机在哪?好像还没看到踪影。
再等等吧。。 。
不知不觉,我的现金户口也慢慢膨胀了。。。
有点纳闷,这个局,这么解?
1。股市暴跌,就是投资人把钱从股市抽离。不管什么股价都卖。
2。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大型银行相继倒闭或被接管。那么,从股市抽离的钱,都害怕放进银行。
3。为稳定金融市场,各国开始大幅度的降息。降息能降低企业借贷成本,进而试图刺激经济。降息就不利存款者。低利率,又担心倒闭,谁要把钱放进去?
4。哪,钱去哪儿?如果用来消费,就会刺激经济。不然,就是买黄金保值。
不可能放在床底吧。。?
亚股全面倒。印尼跌停板休市。欧洲各国一开始也暴跌,更甚的跌幅有超过 10%。
各国中央纷纷喊话,信心好像也把持不住。
终于见识了股灾的可怕。
还握有股票的人,应该都心惊胆跳吧。
我呢?还好啦。虽然账面亏了 25%,不过都是优质股,都不会担心到吃不下,睡不下。
只要投资的钱不是借来的就好。
要是拿来烦,那些大股东不就都要自杀了。
危机,契机。
危机来了,契机在哪?好像还没看到踪影。
再等等吧。。 。
不知不觉,我的现金户口也慢慢膨胀了。。。
有点纳闷,这个局,这么解?
1。股市暴跌,就是投资人把钱从股市抽离。不管什么股价都卖。
2。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大型银行相继倒闭或被接管。那么,从股市抽离的钱,都害怕放进银行。
3。为稳定金融市场,各国开始大幅度的降息。降息能降低企业借贷成本,进而试图刺激经济。降息就不利存款者。低利率,又担心倒闭,谁要把钱放进去?
4。哪,钱去哪儿?如果用来消费,就会刺激经济。不然,就是买黄金保值。
不可能放在床底吧。。?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