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30, 2011

再谈 MEGB

最近好像和 M 字头的公司很有缘分。只有 4 只持股,3 只 M 头的却占了我整体组合的 85% 资金配置。

MEGB 最近的动作蛮多的。之前延迟的分校工程陆续得到批准,而且在几个地点还有达成策略性的合作伙伴。这些,应该都是利好吧。如果一切顺利,未来的盈利成长是可期的。

今天,终于公布了久等的股息。大约 8 分。好吗?坦白说,比我预期的稍微少一点点。

中期股息是 7 分。所以,全年的股息就是 15分。EPS 是 33 分。达不到之前管理层许下的 50-60% 净利目标。

我不明白两点:

1。公司明明知道近来卖压沉重,尤其是外资。为什么不在公布最后一季业绩时,顺便公布之前已经许下的股息派发诺言?何必等到这么久才公布?

2。公司现金充足。为什么只相差那 1.5 分的股息都不愿意履行?

但是,以它整体的情况来看,1.80 的股价实在太吸引人了。到底在搞什么东东?

看来这次写的信语气要加重了。。。

Tuesday, March 29, 2011

忘了是否有分享过这篇....

5 项投资逻辑:

1. 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 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人; 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投资人, 所以我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2. 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重要.

3. 一生追求消费垄断的企业.

4. 最终决定公司股价的是公司的实质价值.

5. 没有任何时间适合将最优秀的企业脱手.

12 项投资要点:

1. 利用市场的愚蠢, 进行有规律的投资.

2. 买价决定报酬率的高低, 即使是长线投资也是如此.

3. 利润的复合增长与交易费用和税务的避免使投资人受益无穷.

4. 不在意一家公司来年可赚多少, 仅在意未来 5-10 年能赚多少.

5. 只投资未来收益确定性高的企业.

6. 通货膨胀是投资的最大敌人.

7. 价值型与成长型的投资理念是相通的. 价值是一项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而成长只是用来决定价值的预测过程.

8. 投资人财务上的成功与他对投资企业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9. 安全边际 从两个方面协助你的投资: 首先是缓冲可能的价格风险; 其次是可获得相对高的权益报酬率.

10.拥有一只股票, 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 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 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择.

12.不理会股市的涨跌, 不担心经济情势的变化, 不相信任何预测, 不接受任何内幕消息, 只注意两点: , 买什么股票; , 买入价格.

8 项投资标准:

1. 必须是消费垄断的企业.

2. 产品简单, 易了解, 前景看好.

3. 有稳定的经营史.

4. 经营者理性, 忠诚, 始终以股东利益为先.

5. 财务稳定.

6. 经营效率高, 收益好.

7. 资本支出少, 自由现金流量充裕.

8. 价格合理.

2 项投资方式:

1. 卡片打洞, 终身持有, 每年检查一次以下数位:

, 初始的权益报酬率

, 营运毛利

, 负债水平

, 资本支出

, 现金流量

2. 当市场过于高估持有股票的价格时, 也可考虑进行短期套利.

MBSB 股本的稀释

Alex, 以后就没这个服务啦。。。

MBSB 成长很快。公司的业务是做借贷。所以,公司要成长,就必须借出更多钱,才能赚更多的利息。(我有做 motor 的,所以不难明白这生意的好处)MBSB 和 AEONCR 蛮像的,但模式却比 AEONCR 来得稳,因为它是直接从公务员的每月薪水扣除。

有做这门生意的,就不难理解。马来人的生意很好做。他们的脑筋想法很 “可爱”。他们不介意付利息来购买消费品。

MBSB 已经得到 Bursa 的批准,每 7 股,就可以认购 5 股附加股;还有 1:1 免费的凭单给每股附加股。附加股定价 RM1.00. 这代表什么?代表圣诞老人大派礼物呀! 今天 MBSB 股价是 RM2.00. 你认购了附加股,只付 RM1.00, 却可以卖 RM2.00! 还有免费的凭单。成长型的公司,凭单未来的爆发潜能可以是很夸张的! 如果你有 7 lot 的 MBSB, 你就可以用 5000 认购 5 股的附加股。如果到时 MBSB 的股价还是 RM2.00, 你就马上赚 RM5000 了!还有凭单呢!最近的 QL 和 Kulim, 凭单出来后,都直接冲上 RM1.00 的。所以,又有可能都个 RM5000 的盈利。

7 lot 的 RM2.00 MBSB, 你的投资成本为 14,000. 如果股价保持 RM2.00, 你就有大约 RM10,000 的盈利。这个应该在 3 个月内就除权了。好吗?不用多说吧!

风险呢?

股本稀释了。本来的 EPS 是除于 7, 除权后,就要除于 12, 或未来如果凭单全部转换,就要除于 17. 股本稀释超过一倍以上。以它目前的 PE 大约是 10 倍。稀释后就等于大约 25 倍。所以,除权后的 MBSB 就显得贵了。 但是,如果它能保持高成长,就没问题。

所以,我估计,除权后的短期内,MBSB 股价多数会下跌。因为多出了大批便宜的附加股,99% 的投资者都会选择套利。 这样来算,如果现在以 RM2.00 买进,除非 MBSB 在除权后跌到 RM1.30 左右,不然还是有利可图的。更何况,它还有 9 仙的股息在 4 月派发。

为什么是 1.30? 自己算吧。总不能只期待有人喂你吃鱼啊!只是简单的算术而已,不用想得太复杂。

所以,要从 2.00 跌至 1.30, 我觉得很难很难。。。Mitra 都跌不死,何况 MBSB 的业务,前景,盈利等因素都比 Mitra 来得强太多了。。。

Saturday, March 26, 2011

分享锦集:解读财经新闻●冷眼

对一般知识水平的股票投资者来说,报纸的财经新闻,是他的主要资讯来源。

许多人是根据报纸对某只股票的报道或评估,作出购买的决定。

我对于这种作出投资决定的方式,有所保留。

因为报纸的版位有限,不可能对事件作全面详尽的报道,如果读者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没有认识的话,只根据一篇报道作出投资决定,往往因为考虑不周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报纸的财经新闻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所有报道都必须加以解读,才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只根据一篇报道就妄下判断,很有可能因认识不够深入而沦为偏见,偏见导致过分的乐观或悲观,投资者可能因此而采取错误的行动,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或是坐失投资良机。

同一篇的报道,在不同知识水平的读者眼中,有不同的解读,正确的解读来自丰富的知识。

要成为一名智慧型投资者,你必须养成长期阅读财经资讯的习惯,把自己的脑子变成一块磁铁,不断的吸收及储存财经知识,在需要时,随时可以从脑子中将知识呼唤出来,帮助你解读及比较新的资讯。

培养兴趣准确判断

这样才可以避免因知识不够而产生偏见,或是对最新的资讯作出错误的解读,而对投资作出错误的判断,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许多人由于对刚发生的事件,缺乏分析的能力,作出错误的解读。在情绪下作出仓促的决定,事后发现,已后悔莫及。

要避免错误,惟一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养成凡是财经资讯绝不放过阅读的机会,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培养对财经资讯的兴趣。

惟有对财经有一份狂热,才有可能持久阅读,持之以恒的阅读,对许多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了如指掌,对资讯才能举一反三,成为投资的有用知识。

随时有惊喜

许多人视阅读财经资讯为畏途,实际上财经事件,天天在变,怎么会枯燥无味呢?对我这个财经迷来说,财经资讯比武侠小说更有趣,因为变化无穷,随时有惊喜出现,其曲折离奇不在武侠小说之下。

一则新闻几面理解

同一则财经新闻报道,在知识水平不同的读者眼中,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理解。

让我随手举一个例子说明。

3月19日,中英文报纸均以不大显目的版位刊登一则马建屋(MBSB)的新闻。

马建屋向公积金局借款5亿令吉,作为扩展业务用途,在贷款签署仪式后,马建屋总执行长拿督再尼向报界发表谈话,披露了一些有关马建屋业务进展的资讯。

公积金局拥有马建屋66.1%的股权,故马建屋是公积金局的子公司,作为母公司,公积金局在商业基础上借给马建屋5亿令吉的款项,是一件很平常的商业行动。

这则新闻吸引我的不是公积金局贷款给马建屋,而是拿督再尼所披露有关马建屋的最新资讯:

放贷目标增幅罕见

●该公司今年放眼贷款增至100亿令吉,比去年增加一倍。

●该公司今年的个人融资放眼50亿令吉,比去年的30亿令吉,增加20亿令吉。

●今年首二个半月,该公司已发出个人融资18亿令吉。

●个人融资占该公司总贷款的60%。

马建屋是一家很特殊的金融机构,它可以接受公众人士的存款,但又不受国家银行监管,是我国硕果仅存的金融公司。

通常银行的放贷,每年只增加约10%,然而马建屋今年的放贷目标,竟高达100%,增幅如此之大,实属罕见。

这些款项,是借给什么人呢?

拿督再尼已提供了答案:该公司今年要发出50亿令吉的个人融资贷款,这就是该公司今年的总放贷将增加一倍的原因。

个人融资(Personal Financing)就是借款给个人,而不是借给企业。

个人融资主要是作为个人用途而不是作为商业用途,个人用途包括买家电、傢俬、电脑、装修屋子、买车或是儿女的教育费等等,其特征是数目不大,由借款人按月摊还,摊还期长达数年至十数年。

相信读者诸君都曾接到银行的电话,献议提供个人融资贷款给你。

马建屋就是在大力发展这类业务。

这类业务,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沦为坏账,如果马建屋今年拟贷出的50亿令吉,是借给一般老百姓的话,变成坏账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坏账少之又少

但是,马建屋的个人融资对象,不是普通人,而是公务员,借款给公务员的安全性特高,坏账微不足道,原来公务员很少辞职,马建屋借款给公务员之后,获准直接由公务员的薪水中,按月扣除还款数额,所以,坏账少之又少。

人民银行成功启示

贷款给公务员,做得最成功的,是人民银行(Bank Rakyat),人民银行是由合作社联合创设的银行,十数年来,盈利年年飙升,根据报道,该银行去年赚17亿令吉,主要的盈利来源,就是贷款给公务员。

马建屋显然是受到人民银行成功的启示,要在这类业务分一杯羹,因此积极发展贷款给公务员的业务,终于在2008年取得突破。

2008年该公司贷款10多亿令吉给公务员,去年激增至30亿令吉,今年计划贷出50亿令吉,可见该公司对这方面的业务,雄心勃勃。如果该公司个人融资,能保持这个成长率,该公司有望成为人民银行第二。

该公司去年盈利飙升58%,主要是拜个人融资暴增所赐。

今年为首两个半月,该公司已批准个人融资18亿令吉,如果能保持这个速度,今年要达成50亿令吉的个人融资目标并不难,如果盈利作正比例增加,而又没有不可预见环境出现的话,该公司今年的盈利可望更上一层楼。

公务员贷款推盈利

马建屋的年报一路来都有披露,个人融资是该公司盈利飙升的主要原因,但是,多数人都不了解“个人融资”的对象是什么人,除非你了解该公司的“个人融资”是借款给公务员,而且可以直接从公务员薪金中扣除还款额,你很难了解这类贷款坏账奇低的原因。

除非你了解人民银行的盈利纪录,你也不大可能了解贷款给公务员的盈利潜能,有了这些知识,你才会对马建屋今年拟贷出50亿令吉给公务员的行动,恍然大悟。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丰富的知识,是解读财经资讯必须具备的条件。

丰富的知识,来自长期广泛的阅读。不断的累积财经知识储存在脑中,在阅读财经新闻时才能举一反三,使财经新闻成为你有用的投资参考资料。

现在就开始养成阅读财经资讯的习惯吧,财经资讯,对你有益!

Tuesday, March 15, 2011

天灾的感想...

感觉上 2012 似乎真有其事....

上星期, 地震还没发生时, 我在香港. 星期三晚, 凑巧在 FB 上遇见一位很久没有联络的中学朋友. 他的人生历练, 简直就是一部电影情节. 这里就不多说了. 但是, 他现在的成就应该是我们同龄朋友无人可及的. 有多少人能够白手起家, 在年纪轻轻的 30 出头, 可以用几百万自己买地建自己的梦想家园?

和他交谈中, 我永远记得他说的两句话 :
1. "再多的钱, 放在银行, 也不过是一个数字."
2. 5.30PM 过后, 是我和家人的时间. 今天对你是例外 :-)

当时, 我有一股冲动, 很想回来时马上做两件事:
1. 马上辞职.
2. 买我梦寐以求的车子 - 宝马... 哈!

不过, 很快我还是冷静下来.... 毕竟, 我还有两个小孩的负担, 也还没到他的阶段.

但是, 这次地震的冲击, 又引发我的 "胡思乱想".... 感觉人类是那么的脆弱.... 或许, 活在当下, 尽情享受生活, 稍微挥霍一下又何妨....

历史总是重演

我所 "认识" 的本地投资大师不多, 其中以冷眼与 8K 前辈为最. 所谓 "认识", 只是从他们的分享文章了解投资的意义.

冷眼曾说 : "不动如山三年". 指的是从他的过往经验中, 每隔 3-4 年, 市场总有 "事" 发生而导致溃败.
8K 则提出 "成交额辩牛熊".

两者都是投资前辈. 不论认同与否, 事实还是一再显示了.

谁会料到, 天灾人祸都在同一年, 同一时期爆发? 是巧合还是注定? 哈!

我在之前 "成交额辩牛熊" 贴时, 就步步为营. 本来打算在 KULIM 赚了一笔后就退下等时机. 偏偏被 MITRA 吸引了. 其实, 从它的 "动力" 看来, 若不是那么巧遇日本事件, 应该是可以再捞一笔的. 上星期还没爆发日本地震时, 它已经踏上上升轨道. 耐何时不与我....

虽然现在将它判刑是不公平. 但是, 我觉得自律更重要. 当我选择把它成为最大持股时, 就设定目标 : 不论任何事, 如果投机它的亏损额接近我从 KULIM 赚的 ---> 斩!

这次事件影响会有多大, 没有人可以估计. 但是, 我觉得应该是短暂的, 可能半年, 一年. 但, 我没必要去死守. 因为市场本来就已经蛮高的, 往下掉的机会更高.

这是危机, 也是契机. 对日本人民哀悼是肯定的. 同时, 也希望这个震荡可以把马股震到 "安全区", 就是可以大笔出手的时候了....

*绝对不是幸灾乐祸之谈, 也不是希望股灾带来 "死人塌楼" 的结果. 只是期待市场疯狂的下跌带来黄金的购入机会.